不窋故城
周先祖不窋(zhu)所居之地。位于甘肃庆阳县城北关。城址所在狭长台地,南北二水绕流,似凤凰展翅,故又名凤城。据《史记·周本纪》载:“后稷卒,子不窋立。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此城即其所居之处。相传周都陕时,三年大祭,在此建周禘行宫,因名皇城。今城中兴教寺内铜像上铸“周禘行宫遗址”字样。城东山上存 “周祖遗陵”。城南有建于明弘治年间的周旧帮木坊和嘉靖初的周祖庙。唐、宋、明、清历代任官多有修葺。明成化初朱英筑月城,置重门。嘉靖二十七年(1548)、三十七年(1558)重修。明末战乱,焚毁过半。清顺治十五年(1658 )再修,复恢旧观。原城垣周长3700米,东垣高39米,南北垣高27米。有垛口2530堵。门5: 东曰安远,西曰平定,南曰嘉会,东南曰永春,北曰德胜。今仍残存。
不窋故城
周先祖不窋(zhu)所居之地。位于甘肃庆阳县城北关。城址所在狭长台地,南北二水绕流,似凤凰展翅,故又名凤城。据《史记·周本纪》载:“后稷卒,子不窋立。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此城即其所居之处。相传周都陕时,三年大祭,在此建周禘行宫,因名皇城。今城中兴教寺内铜像上铸“周禘行宫遗址”字样。城东山上存 “周祖遗陵”。城南有建于明弘治年间的周旧帮木坊和嘉靖初的周祖庙。唐、宋、明、清历代任官多有修葺。明成化初朱英筑月城,置重门。嘉靖二十七年(1548)、三十七年(1558)重修。明末战乱,焚毁过半。清顺治十五年(1658 )再修,复恢旧观。原城垣周长3700米,东垣高39米,南北垣高27米。有垛口2530堵。门5: 东曰安远,西曰平定,南曰嘉会,东南曰永春,北曰德胜。今仍残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