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世界经济统计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世界经济统计学Statistics of World Economy

一门正在形成中的新兴统计学科,运用统计方法来研究世界经济现象及其规律性。它是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分支学科。早在17世纪90年代,威廉·配第(W.Petty)在《政治算术》一书里采用了国际比较法,这是各国统计实践从封闭型转向开放型的萌芽。到20世纪上半叶,以原国际联盟为代表的国际机构提出一些有关统计方法的建议并定期出版国际性统计出版物。这一类的统计实践只不过是学科建设的一些前提条件。
二战后,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政府统计工作大大加强;以联合国统计机构为代表的许多国际性统计机构也纷纷建立和不断完善。因此,客观上逐步形成了世界经济统计主体的网络化,及其载体(主要是统计出版物)的系列化。统计方法的理论研究也逐步开展和深入,并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如国民经济核算理论、国际比较方法论等。这些成果都是学科建设方面的重大贡献。当然,这门学科的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完善还有一个长期发展过程。
世界经济统计的观察总体是世界经济。它联系世界经济现象和过程的质的方面来考察其量的方面,从中去认识世界经济的发展动向和运行规律。它用计量方法和数字形式描述和分析世界经济及其各个领域的数量变化,并以观察结果为依据,预测世界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这门学科的研究课题可以分为两大部分:(1)应用研究:为了从全球角度或专题角度系统地研究世界经济现象,从而揭示其规律性选用或提供适用的科学方法。这些方法可以是社会经济统计学的通用方法,如大量观察法、分组法、指数法等;也可以是这门学科的特有方法,如国际比较统计方法等。此外,还可参考借鉴其他有关学科如数理统计学、经济计量学的有关方法。当然,也可应用上述方法进行必要的统计分析。(2)基础理论建设:系统研究国际社会现有各类统计指标体系、指标口径及统计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这项研究课题以国际机构统计为重点,并联系它与国别统计、特别是同世界主要国家统计的共同点和差别。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起世界经济统计定量分析的科学方法论体系。

世界经济统计学

研究世界各国经济 (也包括上层建筑) 的经济流量和存量及其交互作用的数量表现的方法论科学。
世界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对各国来讲,是各国的国民经济的整体;从世界范围来讲,是世界的经济的整体,属于宏观经济分析的科学。当前世界上把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有两大核算体系。一种是市场经济国家采用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又称“西方体系”; 另一种是计划经济国家采用的“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又称“东方体系”。这两大体系,构成了世界经济统计学的具体内容。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的经济理论不同,各自制订的各项说明经济流量和存量的数量表现的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的含义也因之而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不同经济体制下的指标体系不同,而且在同一经济体制下的不同国家统计间也存在大同小异的地方。
但是,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相互间的联系日益频繁密切,提出了协调各国统计实践与理论的必要性问题,从而也提出了国际间 (市场经济体制各国间、计划经济体制各国间以及这两种体制之间)统计一体化的问题。为了解决这种协调和一体化,就有必要建立世界经济统计学。世界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必须先分别论述各个经济体制下的经济统计的理论、原理和方法,然后再进行比较,求出其共同点与不同点,以及协调的方法。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联盟就曾着手进行协调各国 (当时主要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间统计研究的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项工作在联合国的统计机构组织领导下,于1968年组织专家们研究制订了 《国民经济核计体系》的统计文件,用以协调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各国统计;又于1971年委托经互会研究制订了 《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基本原理》的统计文件,用以协调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各国统计。后来,为了对这两种体制的统计进行对比,联合国在1977年又制订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的比较》 的统计文件。这三份文件提供了世界经济统计学的基本结构。
世界经济统计学迄今还没有一本系统的著作,但在一些公开和内部发行的著作中,却有不少有关阐述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以及第三世界国家经济统计的资料、论文和小册子。
作为一门经济学科,世界经济统计学包括下列各方面内容: (1)总论。介绍世界经济统计的形成、发展和趋势,阐明世界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2)分论。一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统计。内容包括实施范围;主要统计调查方法;经济统计的分组,在分组中反映了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理论的实质性作用; 经济统计的指标体系,如人口和劳动、自然资源和能源、产品和生产活动、价格和证券、财政和金融、收入和分配等方面的指标;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市场经济体制经济统计一体化。二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济统计。内容包括实施范围;主要调查方法;经济统计的分组,在分组中反映了计划经济体制的经济理论的实质性作用;经济统计的指标体系,如社会主义再生产条件和结果的指标,扩大再生产的比例和相互联系的指标,社会生产质量结果的指标;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 计划经济体制经济统计一体化。(3) 世界经济统计的一体化。
阅读书目:《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统计指标基本知识》北京经济学院人口研究室,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外国经济统计指标方法的评介》戴世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79年版;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统计》上海财经学院和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的基本原理》(《Basic Princip-les of the System of Balances ofthe National Economy》)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统计处编,阎庆全等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1年版;《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的比较》 (《Comparisons ofthe System of National Accoantsand the System of Balances ofthe National Economy》)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统计处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1年版;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A System of NationalAccounts》)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统计处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2年版。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7: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