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不贪为宝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不贪为宝bù tān wéi bǎo

形容人高洁不贪钱财。《左传·襄公十五年》:“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杜甫《题张氏隐居》之一: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独孤良器《赋得沉珠于泉》:沉非将宝契,还与不贪符。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 >

不贪为宝

 【出处】: 《左传·襄公十五年:》“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 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子罕置其里, 使玉人为之攻之, 富而后使复其所。”
词由, 有个宋国人得到一块宝玉,把它献给子罕。子罕是春秋时宋国的正卿, 为官清廉, 不慕富贵。子罕不肯接受。献玉的人说:“我把这块玉石给玉工看过, 玉工认为是一块宝玉, 因此我才敢献给你。”子罕说:“我认为不贪是宝, 你认为玉是宝, 如果把玉给我, 我们就都丧失宝了, 还不如各人拥有各自的宝。”献玉的人叩头说:“我们老百姓若收藏玉, 定会招致祸患, 缴出这块玉是为了请求免死啊。”子罕把献玉的人安置在自己的居处, 派玉工为他雕琢玉石, 并把玉卖掉, 使献玉的人富有了再回到他自己的住所。【意思】: 把不贪这样一种品格作为自己的珍宝。表示廉洁守本分。
【古例】: 北朝·庾信 《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宋人献玉,不贪为宝;伯成子高, 守仁为富。”《隋书·韦世康传》:“志除三惑, 心慎四知,以不贪而为宝,处膏脂而莫润。”
  • 上一篇:不死之药
  • 下一篇:不忘沟壑
不贪为宝

不贪为宝bùtānwéibǎo

┃━━┃ 《左传·襄公十五年》载,宋人献宝于子罕。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后以之称颂廉洁之举。省作“不贪宝”。宋·苏轼《王晋卿示诗欲夺海石》诗:“守子不贪宝,完我无暇玉。”又《梦中作寄朱行中》诗:“至今不贪宝,凛然照尘寰。”

☚ 不饮盗泉   不受一餐 ☛

不贪为宝

谓廉洁守分。《隋书·韦世康传》:“志除三惑,心慎四知,以不贪为宝,处膏脂而莫润。”
●《左传·襄公十五年》: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 ‘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 子罕曰: ‘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稽首而告曰: ‘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 子罕置诸其里,使王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 春秋时,宋国有人向宋大夫子罕献宝玉。子罕素以不贪的品格,作为自己的珍宝,故辞而不受。在献玉人的请求下,子罕将宝玉换得财富并还给献宝人。

不贪为宝

把不贪作为珍宝。喻指以不贪财物作为人的最高德行。春秋时,有人献给宋国正卿子罕一块宝玉,子罕坚决推辞不受。献玉人不高兴地说:“因为这是块宝贝,我才拿来献给您的。”子罕说:“你把美玉看成宝贝,而我把不贪看成宝贝。如果把美玉送给我,不就都把宝贝丢了吗?”献玉之人无言以对。(见《左传·襄公十五年》)

品德高尚

品德高尚

责先利后 临患忘利 凌高厉空 道高德厚 道高德隆 冰雪心肠 精神冰雪 冰襟雪抱 冰雪怀抱 冰雪襟怀 冰雪襟期
品德高尚和性格很好:兰心蕙性 蕙性兰心 兰情蕙性
品德和节操高尚:清风高节 亮节清风 清风亮节 清风峻节
品德和节操纯洁高尚:峻节清标
激励自己,品德高尚:厉志贞亮
才能杰出,品德高尚:高才大德
心地纯洁,品德高尚:冰壶秋月 冰壶秋水 冰壶水镜
胸怀坦荡,品德高尚:光风霁月 风光霁月 霁风朗月 霁月光风 风月光霁
清明廉洁,品德高尚:不贪为宝
品德高尚美好:姱修
品德高尚脱俗:高节迈俗
品德高尚,超凡脱俗:贞高绝俗
涵养深厚,品德高尚:含光育德 含光蕴德 含光醇德
功劳伟大,品德高尚:功崇德巨
品德极其高尚:无德而称

☚ 高尚的品德   道德 ☛

不贪为宝bù tān wéi bǎo

贪:贪财。以不贪财为可贵。It’s precious of ungreedy for money.

不贪为宝

春秋的时候,一个宋国人上山采石料时偶然发现了一块上等宝玉。这块宝玉灿烂夺目,价值连城,宋国人心里高兴万分。
他把宝玉带回家,请了个玉工来鉴定,玉工对宝玉赞不绝口,但提醒他要谨慎小心,不要被人偷走了。那人也发现这几天,有几个游手好闲的人在门口鬼鬼祟祟的,就把宝玉藏好。即使这样,他心里还是忐忑不安。
他担心别人会来偷来抢,想拿出去卖了,但又怕被商人占便宜。这样权衡利弊,他决定将宝玉送人,做个人情。就带着宝玉直奔都城而去。
他寻到掌管工程的大官子罕府里,献上宝玉。子罕很纳闷,问他:“我和你素不相识,为什么要送宝玉给我呢?你有什么事要我帮忙吧?我可是从来不接受任何礼物的!”
那人忙说这块玉确是宝物,所以才献给子罕。
子罕说:“我不能接受。我以不贪为宝(把不贪作为宝贝),而你把这块玉作为宝贝。如果现在你把宝玉送给我,你失去了宝贝,我也失去了‘不贪’这件宝贝,这样你我不是都有损失了吗?”
那人见子罕如此公正廉洁,只得老实说是因为害怕盗贼光顾,所以才来献宝。子罕就让那人暂时留下,叫玉工把那块宝玉细细雕琢,然后去市场卖掉。然后把卖宝玉所得的钱都给了那人,并送他回家。
后来,人们就用“不贪为宝”这个成语来表示廉洁。

不贪为宝bù tān wéi bǎo

把“不贪”看作珍贵的东西。春秋时有人献玉给宋国正卿子罕,子罕坚辞不受。献玉者说:“这是真玉我才献给你的。”子罕说:“你把美玉看作宝,我把不贪看作宝,如果送给我,不就都丢了宝了吗?”见《左传·襄公十五年》。后因以赞誉为人廉洁,品德高尚。也作“子罕辞宝”。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0:4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