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三署sān shǔ汉代五官中郎署、左中郎署、右中郎署的合称。指中央官署。刘禹锡《历阳书事七十韵》:早忝登三署,曾闻奏六英。 三署汉代掌管宿卫侍从郎官的五官署、左署、右署之合称。《后汉书·和帝纪》:“元兴元年春正月戊午,引三署郎召见禁中。”李贤注引《汉官仪》:“三署谓五官署也,左、右署也,各置中郎将以司之。郡国举孝廉以补三署郎,年五十以上属五官,其次分左、右署。”亦泛指郎署。《全唐诗》一一○张谔《送李著作倅杭州》:“辍史空三署,题舆佐一方。”又六六五罗隐《送陆郎中赴阙》:“三署履声通建礼,九霄星彩映明光。” 三署sān shǔ1、汉朝三署指五官中郎将署,左中郎将署,右中郎将署。《后汉书·孝质帝纪》:"又千石、六百石、四府掾属、三署郎、四姓小侯先能通经者,各令随家法,其高第者上名牒,当以次赏进。"注:"三署谓五官署,左、右署也。"《后汉书·杜林传》:"十一年司直官罢,以林代郭宪为光禄勋。内奉宿卫,外总三署。"注:"三署,左右中郎将及五官中郎将,皆管郎官也。"参看《后汉书·百官志·光禄勋》条。 2、唐朝三署指中书门下省、尚书省、御史台。《旧五代史·职官志》:"北省(中书、门下省)为陛下侍从之臣,南宫(尚书省)掌陛下经纶之务,宪台(御史台)执陛下纪纲之司,首冠郡僚,总为三署。" 三署汉朝时光禄勋属下左署、右署、五官署的合称。三国吴沿置。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