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sān jìn今山西省古为晋地。战国初赵、韩、魏三家分晋,称为三晋。后作为山西的别称。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三晋 三晋山西省的别称。战国时的韩、赵、魏三国历史上称为三晋,其地约当今山西省及河南省中部、北部,河北省南部、中部。近代用作山西省的别称。 ☚ 相台 山右 ☛ 山西省【同义】总目录 山右三晋山西省三晋sān jìn春秋末,晋国分裂为韩、魏、赵三国,故称这三国为“三晋”(1)。《鲁仲连义不帝秦》:是使三晋之大臣,不如邹、鲁之仆妾也。——这是使三晋的大臣,还不如邹国、鲁国的奴仆和妾妇。 三晋古地区名。春秋末年,晋国卿韩、赵、魏、3家瓜分晋国,而成为战国时的韩、赵、魏3国,历史上称为三晋。以后三晋的范围屡有变迁。近代又用作山西的别称。 三晋指瓜分晋的韩、赵、魏三家,各自立国,史称三晋。
三晋即春秋末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所建国家的合称,相当于今山西全境及河南、河北部分地区。 三晋春秋战国之际,晋国之韩、赵、魏三家瓜分了晋国之地。历史上因此将战国期间的韩、赵、魏三国合称三晋。参见“三家分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