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知府: 明清两代称一府的长官为知府,是行省下面一级行政机构主要官吏,管辖数州县,权力很大。知府薪俸按规定一年一千多两银子,三年十万自是贪污而来。雪花银:即白银。清官尚且如此,赃官搜刮民膏民脂就更加厉害了。讽刺标榜清廉的封建官吏,实则对百姓残酷掠夺剥削。也说:“一任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清·吴敬梓 《儒林外史》第八回: “王太守笑道: ‘可见“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话,而今也不甚确了。’”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上册: “我知道你不心疼! 人人说你宋大爷今年官星高照,不久就要走马上任。凭着你府上的根基,加上不日在扫荡闯贼这事上立个大功,朝廷给你的官不会小了。俗话说: ‘一任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谚)知府: 州府的最高行政长官。雪花银: 成色纯正的白银。当上三年清廉的知府,就可得到十万两雪花白银。指旧时无官不贪。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知府:州府的最高行政长官。雪花银:成色纯正的白银。当上三年清廉的知府,就可得到十万两雪花白银。指旧时无官不贪。于中华《百万富孀》一八章:“人常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何况宝大人又比知府官高两品,那金银细软之多是可想而知的。”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清: 清廉。知府: 明清两代一府的最高行政长官,管辖数个州县。雪花银: 成色纯正的银子。明清时,知府一年的俸禄是一千多两银子,若三年有十万两,肯定是贪污受贿所得。即使当三年清廉的知府,也会积下十万两银子。形容旧时官场腐败之甚,无官不贪财。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sān nián qīng zhīfǔ,shíwàn xuěhuāyín

知府:明清两代称府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雪花银:白银,旧时主要货币。即使是“清廉”的知府,当了三年也会捞到十万两银子。指旧时无官不贪。清·吴敬梓《儒林外史》八回:“王太守笑道:‘可见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话,而今也不甚确了。’”
【例】人常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何况宝大人又比知府官高两品,那金银细软之多是可想而知的。(于中华《百万富孀》)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讽刺封建时代所谓廉洁的地方官,实际上也大肆贪污、勒索、搜刮民财。知府:明清两代称一府的长官。雪花银:白银。‖含贬义,具讽刺意味。

☚ 强盗遇着劫贼   阎王爷不嫌鬼瘦 ☛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清: 清廉。雪花银: 成色纯白的银子。旧指即使清廉的官吏,做了几年知府,也会积下大量银钱。《清代官场百怪录·说假话毁家纾难》: 尝闻故老言“~”。为商获利虽多,终不及做官之优厚。《儒林外史》八: 王太守笑道:“可见‘~’的话,而今也不甚确了。”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0:5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