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千里江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三千里江山 三千里江山长篇小说。杨朔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出版。小说写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由中国铁路工人组成的一支志愿军,在保护清川江桥支援前线的战斗中的英雄事迹,歌颂了志愿军英雄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过江后,他们遭到美国飞机日夜不停地轮番轰炸。在保护清川江桥时,车长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电话员姚志兰在炮弹爆炸的震撼中仍坚守岗位,吴天宝驾驶满载坦克的火车开往前线,遇到敌机扫射英勇牺牲。作品采用传统说书方式叙述故事、塑造人物,情节环环紧扣,引人入胜,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和战争气息。 ☚ 不能走那条路 朱门 ☛ 三千里江山女子群舞。编导:王曼力、白淑妹;作曲:吕欣冬、崔三明;舞美设计:张志鹏、李光顺、兰天;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1964年首演于北京。演员:白淑妹等。舞蹈内容表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的朝鲜妇女冒着枪林弹雨,为前线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运送炮弹的动人情景。《三千里江山》获第三届文艺汇演优秀作品奖、沈阳军区优秀创作奖。被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入影片《旭日东升》 之中。 三千里江山长篇小说。杨朔著。1953年发表。以铁路工人的斗争生活为作品的经线,表现志愿军崇高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以朝鲜人民与人民军的活动为纬线,表现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深挚的感情。是最早反映中国铁路工人参加抗美援朝斗争的一部长篇小说。 三千里江山❶中篇小说。杨朔著,1952年10月在《人民文学》期刊上开始连载。是第一部反映抗美援朝的优秀小说。 三千里江山 三千里江山长篇小说。杨朔著。1953年3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曾印刷再版二十多次。小说通过对一支中国铁路工人志愿援朝大队在护桥、运输等战斗中英雄事迹的描写,表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爱祖国、爱人民、爱正义、爱和平”,即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崇高品德,也反映了中朝人民血肉相连的兄弟情谊。在这部作品里,作者克服了过去那种过于追求故事的弱点,把注意中心放在人物的刻画上,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作者以抒情诗一般的笔调,从爱与仇,生与死,美与丑等道德情操、人生哲理的高度上,发掘与展示了英雄人物的崇高思想和圣洁灵魂,充分展现了人物丰富的感情世界。风趣而视死如归、勇排定时炸弹的老包头,碎嘴但也通情达理的姚大婶,毅然放弃个人利益,推迟婚期的女铁路线路电话员姚志兰,看来有点愚而为国不惜捐躯的车长杰,“倔”而忠于职守的姚长庚,老成持重的武震等,具有着中国人民的那种淳厚朴实的特有气质,有着一定的典型意义。小说中作者与人物的思想感情相交融,使作品产生了较大的感人力量。作品采取了中国传统的说书手法叙述故事,以铁路工人的斗争生活为经线,以朝鲜人民与人民军的活动为纬线,通过经纬线交织展开情节,表现主题,有着浓厚的民族色彩和乡土气息。这部最早反映抗美援朝斗争生活的长篇作品,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赞誉,被认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文坛上的一大收获。 ☚ 三都赋 三过豹子岗 ☛ 《三千里江山》san qian li jiang shanThree Thousand Miles of the Rivers and Mountains→杨朔(Yang Shuo)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