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恩格尔系数”逐步下降
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生活中饮食支出占生活费用总额的比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恩格尔系数越高,则表明居民生活富裕程度越低;反之,恩格尔系数越低,则表明居民生活富裕程度越高。长期以来,我国的恩格尔系数一直居高不下,到1985年仍达58%。1957年,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达61.2%和65.8%;1981年,分别降至56.66%和59.7%;到1987年,则已降到53.47%和55.2%。按通常的标准,恩格尔系数为40—50%时为小康,50—59%为温饱,59%以上为贫困。从60年代到80年代,我国居民生活,已摆脱贫困,进入温饱,正逼近小康。安徽省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值总体上比全国略高。以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例,1987年,安徽为57.5%,比全国高4.03%。但从发展趋势上看安徽居民生活的恩格尔系数同样在逐步下降,1952年安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59.2%,到1992年,已降至57.16%。这说明安徽人民与全国一样,生活正在由温饱向小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