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k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三K党sān K dǎng美国的一个反动恐怖组织。[英] K.K.K。 K.K.K为Ku Klux Klan的缩写。1929年《英汉模范字典》:“Ku-Klux, or Kuklux, n.三K党[又称Ku-Klux Klan]。” 三K党Ku Klux Klan美国最老的恐怖组织之一。南北战争(1861~1865)结束后,1865年5月由6名前联邦士兵在田纳西州的普拉斯比成立。党旗为三角形,黄底红边,上有黑龙。致力于建立盎格鲁撒克逊教徒至高无上的社会,以黑人和北方人为敌。党徒姓名严守秘密。集会时身穿蒙头白色或黑色长袍。势力扩展到行政机关。党徒中有议员、高级政府官员和其他重要人物。1921年在蒙特利尔甚为活跃。1925年遍及全加拿大。以萨斯喀彻温市的组织最为猖獗,1929年成员达4万人,但以后迅速瓦解。70年代后期试图在安大略、艾伯塔、不列颠哥伦比亚等地东山再起,但未成气候。 三K党成员(1927年) 三K党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战败的南部各州的奴隶主建立的实行暴力恐怖活动的反动组织,专门针对黑人、激进共和党人及其支持者。1866年产生于田纳西州,很快蔓延到南方其他州,成为美国最大的恐怖组织。据统计,仅1866年头10个月,就有150多人惨遭三K党毒手。1868~1870年间三K党党徒约有50万。1882年联邦法院宣布三K党为非法,但此后三K党继续活动,到1915年才逐渐停止。 三K党Ku Klux Klan南方一恐怖组织,建立于内战后的重建南部时期,目的是不让获得解放的奴隶享有联邦法令和宪法授予他们的公民权力。其典型的恐怖行为有私刑、纵火以及对黑人的殴打。19世纪70年代初通过了保护公民权利的联邦法令,三K党运动随之衰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该党复活,系反对天主教、反对犹太人和反对黑人的组织。三K党的特征是身披白色斗篷,戴面具,秘密集会,头目的称呼独特(如“大克利格尔”),以及焚烧十字架。 三K党英文作Ku-Klux Klan。Ku-Klux两字来自希腊文Kyklos,意为集会,Klan指种族。美国的恐怖组织之一。1865年在田纳西州组成。经费由大资本家供给。党徒姓名严守秘密,集合时身穿蒙头白色或黑衣长袍。主要活动是用恐怖手段迫害黑人和进步人士。其势力扩展到政府机关。党徒来自社会各阶层。 三K党 三K党美国白人种族主义恐怖组织。Klu—Klux—Klan的缩写,Klu和Klux意为帮会,Klan意指种族。美国内战后,南部奴隶主和种植园主为镇压黑人和维护奴隶制度于1866年5月在田纳西州成立。三K党采用封建的、神秘的组织形式,各成员之间严守秘密,只发生纵的联系,集会时身穿蒙头的白色或黑色长袍。党旗为三角形,黄底红边,上有黑龙。宣传种族主义,用绑架、屠杀等恐怖手段迫害黑人和进步人士。组织遍及全国,人数最多时达500多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数大为减少。 ☚ 三民主义青年团 绿色和平组织 ☛ 三K党Ku-Klux-Klan(美国最早的种族主义恐怖组织。名称来源于希腊字Kyklos、Klan) 三K党Ku-Klux-Klan,KKK种族主义组织。1866年5月在田纳西州珀拉斯凯城成立,为南方种族主义者抵抗激进的南部重建的秘密恐怖组织。1867年夏改建为“南部无形帝国”。最高首领称“大巫”,下设“大龙”、“巨人”、“独眼龙”等职。该组织成员须严守秘密,活动时身着黑色或白色蒙头露眼长袍,专以恐吓、绑架、私刑和残杀等手段对付黑人及其白人同情者。联邦政府曾制定专门法令加以查处。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后销声匿迹。1915年该组织在亚特兰大附近再度成立,不仅仇视黑人,而且反对天主教徒、犹太人和进步人士。其势力时兴时衰。1929—1933年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两度衰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成员一度达5.5万人,七十年代又减至数千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