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七夕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七夕诗
牛郎、织女的故事是我国人民广为传诵的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根据天象,银河之南有牵牛星,银河之北有织女星,二星隔河相对,而在农历七月初七这一晚相距最近。于是聪明的古代人民便创造出每年七月初七日夜晚由鸟鹊搭桥让这对夫妇相会的神话故事。自汉代以来,文人墨客屡有歌咏,对他们的不幸遭遇每每洒下一掬同情的眼泪。萧衍这首 《七夕诗》 即是其中比较优秀的一首。 诗的前四句是铺张七夕之会的环境。农历七月初七,正值初秋时节,当月光笼罩大地时,那到处凝聚着的露水珠,晶莹透澈,熠熠生光,为这美丽的月夜增添了绚丽的光彩。加之秋风送爽,结满各种果实的树枝也显得分外鲜明,洁净。这二句是实写七夕月下极富有魅力的境界,至三、四句则由现实转入想象。瑶台,是神话中仙人所居之地,碧雾、紫烟均泛指祥瑞之气。在神话传说中,仙人及其所居之地历来是祥云笼罩,若隐若现,可望而不可及的。“瑶台”二句突出诗篇所写乃是神仙。以上四句不论是写天上抑或写人间,所描绘的境界都是很美的,这时间、这情景都预示着一出浪漫情调的故事即将发生。 五、六句 “妙会非绮节,佳期乃凉年”直如一瓢冷水迎头浇下。“妙会”、“佳期”均指这一晚的相会,用“妙”、“佳”二字来形容本应引出吉祥如意的结局,而诗人却以“非绮节”、“乃凉年”缀后修饰之,故事的悲剧色彩便显而易见了。在诗人看来,七月初七这个所谓佳期实在是一个并不厚道、并不美好的节日。此处“凉年”之“凉”当作“薄”解,是不厚道、不宽厚之意,有些版本改作“良”,明显不符合作者原意。夫妇隔河相望,每年只有一次相会,而这令人心醉的一晚过后便是那漫长的三百六十余日,两相对比,这一晚的相会时间是多么短暂,不得相会时的痛苦便尽在不言之中了。“玉壶”二句是进一步突出七夕之会的短暂。无情的宫漏不管牛郎、织女二位这一夕相会是多么难得,依然急匆匆地催促着时间向前推进,丝毫也不肯稍微延长一点这难得的夜晚。虽然那照明的油灯依然亮着,而时辰却已到拂晓,七夕之会不得不在遗憾、怨恨中结束。这是多么短暂的相会,因为短暂,所以对牛郎、织女二位来说,过去是苦于时间缓慢,天河难越; 现在终于得到团圆,却又如此稍纵即逝,令人留恋不迭,是苦于时间过得匆忙。等到天一破晓、天河隐去,牛郎、织女就不得不各自回到天河两岸,重新开始那隔河相望的漫长时日,期待着一年以后的聚会。这是何等令人伤心痛苦之事。因而诗人接着道出“怨咽双断念,悽悼两情悬”的感叹。二位有情人在怨恨痛苦之中分手作别,踏上那漫长的等待之路,从此两颗互相牵挂的心只能隔河相对,各自流淌着痛苦的泪水。 此诗从七夕相会的环境写起,层层递进,直到两个恋恋不舍的有情人被迫痛苦地分离。“怨咽双断念,悽悼两情悬”的悲惨结局与开头“白露月下团,秋风枝上鲜”的美好情景恰成鲜明的对比,使读者既赞美这一夕之会的美好,更引起对造成两情分离原因的深思和愤慨。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全诗对仗工整,韵律协调,富有音乐感。艺术形式的探索也颇值得引起注意。 七夕诗
牛郎织女是一个人人皆知的美丽的民间故事,借这个故事宣泄离愁别恨的诗、词、曲数不胜数,直接描述牛女爱情的诗、词、曲也不在少数——何逊的《七夕》 即是一例。 过去,笔者比较熟悉的直接描述牛女爱情的诗、词、曲一是比 《七夕》早的《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一是比 《七夕》迟的 《鹊桥仙·纤云弄巧》。这两首,前者以抒情取胜,后者以说理见长。何逊的 《七夕》 与两者迥乎不同。 《七夕》 的特点在写景。 七夕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这一对恩爱夫妻一年365天倒有364天隔河相望,相会时的幸福该有多么浓烈?如果有谁想正面描绘这种幸福,愚以为,十有九是会失败的。何逊是个高明的诗人,他并不正面描绘这种幸福,而是用泼墨法写景,渲染环境,制造气氛——一弯新月,银辉满天,几点灯火,摇曳生光。月照灯,灯映月,微风抚百合,荡漾出缕缕清香。多么静谧,多么温馨! 就在这纯洁高尚的气氛中,一对患难夫妻重逢了! 这是多好的赏心乐事,牛女相会的幸福和谐地溶解在静谧温馨的气氛之中。这样写,留下了绝大的空白给读者去想象,去补充,韵味无穷。陶渊明挂印归田后心里十分高兴,但他在《归田园居》 中也不做正面描绘,却把自己的高兴溶入“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写景之中,让读者去想象,去体昧。这种写法,连才华横溢的苏东坡也赞赏道: “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其妙,遂能如此。” (转引自 《历代诗评注读本》 ) 作为恩爱夫妻,谁不想耳鬓厮磨,两相厮守?可惜这对恩爱夫妻的相会如“高唐一梦” ,又要离别,这又是多大的痛苦?酸涩的眼泪像洛水入黄河,打湿了衣裳,作者嫌这样描写味儿不足,结尾又写了一景: “河汉渐汤汤”。如不仔细品味,此景好像清水白菜了无滋味; 细细咀嚼,则如橄榄,越嚼味越浓。李白有“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的名句,唐汝询在《唐诗解》 中赞叹说: “帆影尽则目力已极,江水长则离思无涯。怅望之情,俱在言外。”牛郎织女告别的话还没来得及说,天河的水就愈来愈大,愈流愈急,把他们又隔开了。——是王母娘娘一肚子坏水使天河水愈来愈急,是夫妻分离那悲苦的泪水使天河水愈流愈大,还是牛女的离恨如那天河的流水浩浩汤汤绵绵不绝?或许都是,或许都不是,这言外之意只有让读者去推测了。“河汉渐汤汤”确实是写景,但又不是单纯的写景,景里融进了深沉的感情,甚至可以说是缘情而专设的景,因此,读者读到这里才觉得如此厚重,如此含蓄,如此妙不可言。 坚贞的爱情在相会时会表现为幸福,坚贞的爱情在离别时会表现为痛苦,问题在于用什么来表现幸福,用什么来表现痛苦。“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用的是抒情;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纤云弄巧》)用的是议论; 《七夕》则用写景。《中国文学史》说何逊“擅长于刻画离情别绪,也善于描写景物”,我看这首诗就是一个有力的佐证。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