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倡三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倡三叹

一倡三叹

亦作“一唱三叹”。倡、唱古通,指首唱;叹,指和唱。源出《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原意是唱者、和者都不多,后来转以形容诗文婉转而寓意深刻。宋苏轼《和蔡景繁海州石室诗》:“长篇小字远相寄,一唱三叹神凄楚。”严羽《沧浪诗话·诗辨》:“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盖于一唱三叹之音,有所歉焉。”

☚ 一字千金   一斗百篇 ☛

一倡三叹

❶形容音乐优美,令人赞赏不已。《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十二·肃雍舞》: “一倡三叹,朱弦之声。”
❷形容诗文韵味优美,令人赞赏不已。清黄宗羲《黄孚先生诗序》: “若身之所历,目之所触,发于心,著于声,迫于中之不能自已,一倡而三叹,不啻金石县(悬)而宫商鸣也。”
●《荀子·礼论》: “清庙之歌,一唱而三叹也。” 清庙: 《诗经·周颂》篇名。古时宗庙奏乐,一个人先唱,三人继而相和。

一倡三叹

《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有遗味者矣。”《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谓清庙之歌一人唱,三人赞叹而应和之。后多用以形容音乐、诗文富有余味,令人叹赏不已。倡,亦作唱。晋陆机《陆士衡集》一《文赋》:“虽一唱而三叹,固既雅而不艳。”唐白居易《白氏长庆集》二《新乐府·五弦弹》:“一弹一唱再三叹,曲澹节稀声不多。” 《全唐诗》十六《周宗庙乐舞辞·肃雍舞》:“一倡三叹,朱弦之声。”宋苏轼《苏文忠公诗集》二二《和蔡景繁海州石室》:“长篇小字远相寄,一唱三叹神凄楚。”

文章不平淡

文章不平淡

妙在起伏
诗文自然浑成:天衣无缝
诗文恬淡而不乏味:淡而不厌
文章自然起伏:提顿
诗意跌宕转折,回旋起伏:顿锉 顿挫
诗文富于变化:跌宕
文笔优美,文辞富于变化:惊鸿游龙
诗文跌宕多姿:神龙见首
诗文变化多姿:风云变态
诗文字画等气势奔放、变化多姿:惊鸿跳虎
诗文曲折有致:纡余
诗文婉转而含义深刻:一唱三叹 一咏三叹 一倡三叹

☚ 文辞精炼   文辞清新 ☛

一倡三叹yī chàng sān tàn

❶一人唱歌,三人赞叹而和之。《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
❷对诗文的赞语,形容婉转而寓意深刻。宋·苏轼《答张文潜县丞书》:“汪洋澹泊,有一唱(倡)三叹之声也。”

一倡三叹yī chànɡ sān tàn

见“一唱三叹”。倡: 同“唱”。

一倡三叹yī chàng sān tàn

见“一唱三叹”。

一倡三叹yīchàng-sāntàn

〔并列〕 倡,通“唱”;叹,跟着和唱。原指宗庙音乐,一人领唱,三人应和。后多用为形容文章内容的感情丰富令人赞叹不已。语本《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雪鸿轩尺牍·寄赠类·答陈韫玉》:“然陶靖节千古高人,《停云》四章,~,相思之切,形为歌咏。”
△ 褒义。多用于赞美文章方面。
【近义】一唱百和 余味无穷。
也作“一唱三叹”、“壹倡三叹”。

一倡三叹yī chàng sān tàn

《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晋·陆机《文赋》:“虽一唱三叹,固既雅而不艳。”后形容诗文优美宛转而富有情味。也作“一唱三叹”。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0:2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