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玉林地区同全国各地一样,农村经营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1982年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5年主要农产品统派购改为合同定购制; 接着在耕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的基础上山林也承包到户。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加上市场放开,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1992年全地区粮食总产量达到346.9万吨,实现连续4年获得丰收,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产量的最高年份。1986年后,玉林地区进行了种植业结构调整,改单一粮食生产为粮食、经济作物同时发展,走农业商品化道路。主要经济作物面积由1985年的12.43万公顷,发展到1992年的21万多公顷,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重由1985年的16.62%,提高到24.84%。在经营体制改革方面,1985年开始,试点建立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逐步成立农业经济合作社和经济联合社。即按原生产队规模成立农经社,原大队成立联社,乡镇一级成立联合总社,到1992年全地区成立各级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共5.67万个。
玉林市于1987年9月16日经国务院办公厅批准列为全国第一批10个农村改革试验区之一。同年12月29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农研室、国务院农研中心试验区办公室批准了实施玉林市试验区方案。方案要求要以粮食购销体制改革作为突破口。从1988—1992年实施五年来,取得了较好成效。

☚ 第九节 玉林地区   (一)粮食购销体制改革 ☛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河北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如同全国各省一样,也是以基本经营管理体制的变革与发展为基础、为主线逐步深化、扩展的。
新中国成立后的30多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农民通过互助合作走上集体化道路,实现了土地集体所有制,在集中力量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农业机械化,推广农业科技方面取得很大成绩。但是,长期以来,片面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强调“以粮为纲”,甚至取消自留地和家庭副业,封闭农村集贸市场,加上分配上的“大锅饭”,严重滋长了 “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等平均主义恶习,严重挫伤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农民温饱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已成必然趋势。全国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随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在中央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河北农村迅速恢复小段包工、定工到组等一些有效的责任制,对发展农业生产起了重要作用,也为农村的全面改革开了好头。
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以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活跃商品生产等一系列方针政策,如春风化雨,滋润了广大农村干部和群众的心田。人们的思想步步解放,日趋活跃,纷纷从本地实际出发,积极探索,拉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河北省的农村经济体制变革与发展概括起来,大体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

☚ 第六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一)多种生产责任制竞相发展,大包干责任制萌芽阶段 ☛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废除以生产 “大呼隆”、分配 “大锅饭”为特征的高度集中的人民公社体制,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建立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是农村改革中一次最重要、最令人瞩目的成果。这项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 第四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一)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突破 ☛
0003017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2: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