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题仲姬墨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题仲姬墨竹》

管道杲

绿窗无长物,树蕙与滋兰

光风布淑气,扬扬畹亩间

窗外何所有,修竹万千竿。

密叶敷午阴,劲节当岁寒。

方欣同臭味,且以报平安⑥。

吾妹忽来顾,绿纱生薄寒⑦。

幔结贻佩纕,重重青琅玕

写真一挥洒,翰墨犹未干。

古意镇长在,高风渺难攀。

况有斐比德(11),懿名垂不刊(12)

【注释】

①长物:剩余之物。②树蕙与滋兰:种植蕙草与兰花,语出屈原《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③光风:雨过日出,风和日丽的景象。淑气:温和馨香之气。④扬扬:散布。畹(wan):十二亩为一畹。⑤敷:铺陈。⑥报平安:段成式《酉阳杂俎·支植下》:“卫公言北都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每日报竹平安。”成廷珪《题崔原亨竹深处》:“日凭童子报平安。” ⑦“吾妹”两句:暗用杜甫《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⑧佩纕(xiang):佩带,屈原《离骚》:“解佩纕以结言兮”。⑨琅玕:美石。⑩镇:常,久。(11)斐:五色相宣,喻文采。《论语·公冶长》:“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比德:即儒家的“比德说”,将生物之自然属性比拟人的道德,也就是自然特性的道德化、人格化。(12)懿名:美名。不刊:永不磨灭。

【评说】

本诗选自陈衍《元诗纪事》卷三六。

管道杲(生卒年不详),吴兴(今浙江湖州)人,道升之姊,适南浔姚氏,亦善书画,曾为道升题画,有手书《观世音普门品》,赵孟頫题其后。关于管道升画作本图的本事,管道杲的题跋,记载得非常详细,云:“至大二年四月二日,吾妹魏国夫人仲姬见访于南浔里第,安坐君子轩,夫人笑曰:‘君子名轩,何以无竹?’爰使奴磨墨,写此幅于轩中。夫妇人之事,箕帚中馈刺绣之外,无余事矣。而吾妹则无所不能,得非所谓女丈夫乎?为吾子孙者可不宝之!他日妹丈松雪来看,当可乞题咏也。姚管道杲识。”

这首十韵五言古诗,用平声寒韵(只有一个间字,通用邻韵删韵),一韵到底。诗人先用五韵写南浔姚家君子轩雅洁幽美的周边环境,蕙草、兰花具有君子之德,但在这首诗里属陪衬之物,以突出窗外修竹。管道杲用大量笔墨(占全诗文字之一半)描写真竹,赞美真竹,正是为后半首的描写管道升画作竹图的雅举和形容墨竹风神,作必要的铺垫,起着重要的映带作用。“吾妹忽来顾”以下十句,始入画竹正题。先写管道升来访南浔姚家宅第。吾妹来顾,何以纱窗生寒?原来这里暗用杜甫《佳人》诗意,赞美吾妹管道升是“佳人”。“幔结”四句,描写仲姬作画的过程,结束帷幔,以增光亮,贻佩纕结衣裙以利活动,挥洒笔墨描画翠竹,一重又一重的如碧玉般的竹子便出现在绢上,墨气犹自淋漓,呈现勃发生机。“古意”两句,赞美仲姬画竹立意高古。赵孟頫《修竹赋》云:“操挺特以高世,姿萧洒以拔俗,叶深翠羽,干森碧玉。……意参太古,声沉寥泬,耳目为之开涤,神情为之怡悦,盖其媲秀碧梧,托友青松。”仲姬画竹的古意、高风,与其夫之《修竹赋》的审美理想完全一致。诗的最后二句,对仲姬墨竹作出总评价,以收结全篇。赵孟頫《修竹赋》:“至于虚其心,实其节,贯四时而不改柯易枝,则吾以是而观君子之德。”仲姬画竹体现出这种美学理想,墨竹斐然有文采,象征着君子之美德,美名永不磨灭。

这首诗只有“重重青琅玕”、“翰墨犹未干”两句,写到画面上竹的形象,状其色泽,貌其气韵。然而,写君子轩外的真竹,写仲姬作画的过程、评仲姬画竹的美学思想,都紧扣“仲姬墨竹”的题意,真是句句写竹,这便是本诗独异迥绝的艺术特色。


《题仲姬墨竹》全诗|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 历代题画诗 - 可可诗词网

《题仲姬墨竹》

管道杲

绿窗无长物,树蕙与滋兰。

光风布淑气,扬扬畹亩间。

窗外何所有,修竹万千竿。

密叶敷午阴,劲节当岁寒。

方欣同臭味,且以报平安。

吾妹忽来顾,绿纱生薄寒。

幔结贻佩纕,重重青琅玕。

写真一挥洒,翰墨犹未干。

古意镇长在,高风渺难攀。

况有斐比德,懿名垂不刊。

管道杲(生卒年不详),元女书画家。为著名书画家管道升之姊,适南浔姚氏,曾为道升题画,有手书《观世音普门品》,赵孟頫题其后。

管道升(1262—1319),元名女画家。字仲姬,一字瑶姬,湖州(今属浙江)人,赵孟頫妻,封魏国夫人,世称管夫人。能诗,工书,善画,梅兰竹石,笔意清绝,亦工观音、佛像。 《丹青记》云: “夫人性喜梅兰,下笔辄妙,不让山仙。有时对庭中修竹,亦自兴至,不自休。”吕柟跋夫人画竹云:“往尝见管仲姬入宫为元皇后写竹,凡七八十种,清神幽思,曲尽变态。后有跋语,亦管自作,辞染俱妙,遒劲处如写竹然。” (以上俱引自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传世画作有《水竹图》、 《墨竹图》、《鱼篮观音图》等。

管道升今存有《墨竹图》,叶密墨浓,用笔尖劲,落款为“仲姬写与淑琼”。淑琼是否即其姊道杲,待考。管氏另有《竹石图》、 《水竹图卷》,笔墨疏秀,新篁劲挺,瘦石玲珑,别饶情趣。

据《履园丛话》载: “世传管仲姬《墨竹》最多,而真者绝少。忆于甲寅三月,余在钱塘晤鲍绿饮先生于西湖寓中,见一卷,当夫人杰作。后有夫人之姊名道杲者,嫁于姚,居南浔,一诗一跋,写作俱妙。后跋云:至大二年四月二日,吾妹魏国夫人仲姬见访于南浔里第。宴坐君子轩,夫人笑曰: ‘君子名轩,何以无竹?’爰使奴磨墨,写此幅于轩中。夫妇人之事,箕帚、中愧刺绣之外,无余事矣。而吾妹则无所不能,得非所谓女丈夫乎?为吾子孙者可不宝之!他日妹丈松雪(按即赵孟頫)来看,当可乞题咏也。姚管道杲识。”

这首题画诗前十句先写窗外之真竹,后十句方入正题,赞仲姬之画竹。

欲写真竹,先以蕙与兰来衬托。诗人说,生平别无嗜好与追求,所以窗间别无长物,种满了蕙草与兰花,那兰蕙的香气,布满于畹亩之间。在这样幽洁美好的环境中,万千竿修竹挺立其间,它们的密叶遮出一片浓荫,它们的劲节凌岁寒而愈坚。诗人觉得,以修竹为伍,跟它同其臭味是值得高兴的;何况,竹报平安,它又是吉祥的象征,更见出诗人对它的偏爱。以上这些对真竹的描写与赞颂,正是对仲姬画竹的必要铺垫。

写仲姬来访两句绝妙: “吾妹忽来顾,绿纱生薄寒”,因为巧用了一个关于竹子的典故。杜甫《佳人》篇结尾有“天寒翠袖薄, 日暮倚修竹”的名句,所以由修竹而产生“绿纱生薄寒”的感觉是很自然的。这两句极写翠竹所造成的浓郁气氛。“幔结”以下四句,写仲姬画竹的过程, “翰墨犹未干”五字将笔墨淋漓、生机勃发之画竹技艺形容极至。 “古意镇长在,高风渺难攀”两句赞仲姬画竹立意高古。仲姬曾写过《修竹赋》,以下数句是这两句的极好注脚: “操挺特以高世,姿潇洒以绝俗。叶深翠羽,干森碧玉……意集太古,声沉寥泬。耳目为之开涤,神情以之怡悦。盖其媲秀碧梧,托友青松。蒲柳惭弱,桃李羞容……七贤同调,六逸高踪,良有以也。”我国魏晋间有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七人,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竹林七贤”。唐代又有李白、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六人,共隐于徂徕山,酣歌纵酒,号为“竹溪六逸”。这些古人都与竹子关系密切,具有竹子的劲节,这就是竹子的古意、高风。题画诗的最后两句“况有斐比德,懿名垂不刊”,意思是说,何况根据儒家“比德”的美学思想,竹子是斐然而有文采的,象征着君子之美德,它的美名是永垂不朽的。仲姬《修竹赋》中也说: “至于虚其心、实其节,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则吾以是而观君子之德。”“比德”就是自然特性的人格化、道德化和人的特性的客观化、自然化。管道升是以这样的美学思想指导她去画竹的,而管道杲也是以这样的美学思想指导她去为仲姬写题画诗的。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3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