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白梅》 - 元·王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白梅》 - 元·王冕
[元]王冕 千年万年老梅树,三花五花无限春。 不比寻常野桃李,只将颜色媚时人。 王冕(?—1359)字元章,一字之肃,元代浙江诸暨县郝山下水南村人。他的别号很多,有梅花屋主、梅叟、梅翁等。他是元代杰出的画家和诗人,尤以画梅最著名,著有《梅谱》。 他的诗中,咏梅作品很多(咏梅,实际上也就是他用以题画梅的作品)。题为《白梅》者就有五十八首之多,本诗即为其中之一。 一、二两句,诗人以朴实的语言,勾勒出白梅的姿态。一棵活了千万年的老梅树仍有几朵鲜花竞相开放,给人间带来一派春色。“千年万年”,极写出梅树的苍老,“三朵五朵”则力说出梅花的稀少。人说“万紫千红春满园”,但在诗人眼中,几朵白梅花就呈现出无限的春态。这是一种怎样的宠梅之情! 给人间增添春色,这是诗人爱梅的原因之一,“不比寻常野桃李,只将颜色媚时人”,则是诗人爱梅的根本原因。古人赞美桃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而诗人却认为野生的桃李,一味以其灼灼之花取媚世人,其格不高,这与“平生固守冰霜操,不与繁花一样情”(《梅花》)的梅花是多么的不同!“不作桃李态,山林别是春”(《梅花》),“不同桃李混芳尘”(《白梅》),这是诗人欣赏的梅花精神。 如果从形神的关系上来看,诗的一、二两句是直接描写梅花的形,三、四两句则是从侧面刻画梅花的神。形是苍老的(指树)、稀疏的(指花),而神则是孤高的、傲然的。诗人爱梅花的形,更爱梅花的神! 很明显,这首诗不仅仅是咏梅,它的寓意极其深刻。王冕生活在元代急剧走向衰乱、各种矛盾尖税复杂,而政治又越来越腐败的时代,他一生清苦自守,如凌霜傲雪的老梅一样,保持了自己的气节,而对一些献媚、投靠元朝统治者的大地主分子很为不满。可以讲,该诗中的“白梅”就是诗人自己的写照,而“野桃李”则是丧失民族气节、投机钻营者的象征。 《白梅》 - 元·王冕
元·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 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 散作乾坤万里春。 这首匠心独运的咏物诗,通篇不着一梅字,却又处处不脱不粘地传出梅花之精神。 首句点示出“白梅”的生存环境:“冰雪林中”,从而赋予其睥睨严寒、傲然不屈的性格特征。“不同桃李混芳尘”,次句既是对梅花精神的具体写照,也是诗人高洁超逸的人格的外化。——它不愿象繁桃艳李那样混迹红尘,而是孕蕾、放蕊于冰雪世界,“一树独占天下春”,这种敢于打破早春的岑寂,给大地带来无限生机的可贵精神,使梅花赢得了“花魁”的美称。三四句转入对梅花清香之气的赞美。“忽然”二字传达出诗人骤闻梅香的惊喜之情,“散”字尤妙,仿佛使人闻到一缕缕飘溢遐迩的清香。 如果进一步去发掘这首诗的感情内蕴,我认为,开首两句以物拟人,所表现的是诗人“独善其身”的精神意向,后两句则隐含着诗人“兼济天下”的生命愿望,只有将这两个精神侧面结合起来,方能构成诗人完整的“自我形象”。对于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来说,建功立业、经世致用,毕竟是他们梦寐以求的真正理想。渴求闻达而不得,故只好勉作旷达,强求超脱,以清高孤傲自持,尽管如此,心中仍苦不堪言,往往会借助艺术自觉或不自觉地宣泄这种隐匿于潜意识层次中的“痛苦”。抓住了这一点,才算抓住了《白梅》(不要忘记:它出自鄙薄上层社会,不求仕进,怀着一腔郁结布衣终老的王冕之手)的“灵魂”。 《白梅》 - 元·王冕
[元]王冕 千年万年老梅树,三花五花无限春。 不比寻常野桃李,只将颜色媚时人。 王冕(?—1359)字元章,一字之肃,元代浙江诸暨县郝山下水南村人。他的别号很多,有梅花屋主、梅叟、梅翁等。他是元代杰出的画家和诗人,尤以画梅最著名,著有《梅谱》。 他的诗中,咏梅作品很多(咏梅,实际上也就是他用以题画梅的作品)。题为《白梅》者就有五十八首之多,本诗即为其中之一。 一、二两句,诗人以朴实的语言,勾勒出白梅的姿态。一棵活了千万年的老梅树仍有几朵鲜花竞相开放,给人间带来一派春色。“千年万年”,极写出梅树的苍老,“三朵五朵”则力说出梅花的稀少。人说“万紫千红春满园”,但在诗人眼中,几朵白梅花就呈现出无限的春态。这是一种怎样的宠梅之情! 给人间增添春色,这是诗人爱梅的原因之一,“不比寻常野桃李,只将颜色媚时人”,则是诗人爱梅的根本原因。古人赞美桃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而诗人却认为野生的桃李,一味以其灼灼之花取媚世人,其格不高,这与“平生固守冰霜操,不与繁花一样情”(《梅花》)的梅花是多么的不同!“不作桃李态,山林别是春”(《梅花》),“不同桃李混芳尘”(《白梅》),这是诗人欣赏的梅花精神。 如果从形神的关系上来看,诗的一、二两句是直接描写梅花的形,三、四两句则是从侧面刻画梅花的神。形是苍老的(指树)、稀疏的(指花),而神则是孤高的、傲然的。诗人爱梅花的形,更爱梅花的神! 很明显,这首诗不仅仅是咏梅,它的寓意极其深刻。王冕生活在元代急剧走向衰乱、各种矛盾尖税复杂,而政治又越来越腐败的时代,他一生清苦自守,如凌霜傲雪的老梅一样,保持了自己的气节,而对一些献媚、投靠元朝统治者的大地主分子很为不满。可以讲,该诗中的“白梅”就是诗人自己的写照,而“野桃李”则是丧失民族气节、投机钻营者的象征。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