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翁之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翁之龙(1896—1963)近现代常熟人。字叔泉。翁之麟、翁之谷弟。1920 年上海同济医工专门学校毕业。1922 年赴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留学,获医学博士学位。曾在任勃雷斯劳大学皮肤科任研究员。1925 年归国参与创立北京疗养病院,任教于北京大学,签署联名宣言反对教育总长章士钊压制学生爱国运动。后加入中国国民党。1928 年任广州中山大学教授兼附属第一医院院长。1931年被国际联盟暨卫生署派赴欧洲考察,次年被聘为教育部国立编译馆医科专任编审,兼药科名词审查会复审委员、教育部中小学课程标准修订委员会委员,并出任同济大学校长。以德文为第一外国语,扩充医、工两院,筹设理学院,将劳动大学并入改办国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创办《同济医学季刊》。曾兼教育部视学、医学教育委员会医学院及医专设备标准起草委员兼召集人,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教育会常务理事、高等教育研究委员会自然科学组组长,同济校友会主席,京沪、沪杭甬铁路局卫生顾问等。1937 年初兼上海市立医院院长,抗战爆发后兼上海市救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率校迁往昆明。1939 年创办西康省卫生院并任院长,在西昌创办省立高级助产士学校。1941 年赴重庆任中央大学医科教授兼附属医院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川西第二医院、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主任医师,当选中国农工民主党四川省委委员,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葬于成都。率先发现稻田接触性皮炎,命名为“翁之龙皮炎”。著有《皮科疾病与卫生》《皮肤病学》《皮肤病学总论》等。 翁之龙1896~1963皮肤病学专家。江苏常熟人。1920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科。同年去德国留学。1922年获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曾任北京大学、中央大学教授,中山大学教授兼附属医院院长,同济大学校长兼上海医院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川西第二医院、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中国皮肤科学会理事、成都皮肤科分会主任委员,四川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等职。撰有 《局限性神经性皮炎X线治疗772例疗效观察》、《婴儿眼口唇及臀部复发性皮炎42例观察报告》 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