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白头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白头山》《白头山》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朝鲜诗人赵基天(1913—1951)的代表作。它是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朝鲜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英雄史诗。它由序诗、 7章正诗和尾诗三部分组成。诗人在序诗中点出了这部长诗的主题思想,就是歌颂朝鲜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的光荣历史。在七章正诗中,诗人着重描写了朝鲜民族解放斗争史上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普天堡战斗,通过这场战斗的描写,表现了抗日游击队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热情地歌颂了他们为解放祖国而建立的不朽功勋。诗人还以普天堡战斗为契机,扼要地回顾了自16世纪以来朝鲜人民反抗封建统治者特别是外来侵略者的英勇不屈的斗争,把《白头山》的主题思想置于更为广阔的历史背景上,深化了主题。尾诗中诗人以白头山作为朝鲜人民和历史的象征,尽情讴歌朝鲜的新生,并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朝鲜人民将粉碎一切侵略者,永远做历史的主人,把朝鲜建设成为一个独立统一自由的国家。 长诗成功地塑造了革命领袖的光辉形象。金将军的热爱人民、坚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的群众观点,对朝鲜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卓越的战略战术思想都得到了艺术的再现。政治工作员哲镐,对敌人无比仇恨,对战友极为热爱。他受金将军的派遣,先回祖国,宣传和组织群众,掌握敌情,勇敢机智地打进警察所,为普天堡战斗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关键时刻,他用自己的生命,保证了游击队安全渡江。女游击队员花粉的形象也刻画得颇为成功。 《白头山》的序诗和尾诗以抒情为主,7章正诗中也有不少抒情成分,诗中既有对事物生动的叙述和描写,又有革命激情的抒发,叙事和抒情水乳交融。《白头山》的语言气势磅礴,热情充沛,既庄严雄浑,又生动有力。诗人还运用了夸张、比喻、重迭、对比等艺术手法。 《白头山》 长篇叙事诗。赵基天著。作于1947年。由序诗、尾诗和7个诗章组成。全诗以1937年6月4日抗日武装游击队袭击朝鲜北部边境地带日寇的警备要地——普天堡为基本情节,通过对游击队领导人金将军(金日成的艺术写照)以及政治委员哲浩、游击队员花粉、联络员英男等英雄形象的描写,歌颂了以金日成为领袖的游击队战士对日本帝国主义所进行的英勇斗争,赞扬了他们对祖国的忠诚以及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诗作感情诚挚深厚,情节紧凑动人,语言铿锵有力,抒情插笔的渲染、烘托颇为出色。是朝鲜现代诗歌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为以后的长诗创作开辟了道路。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