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柯敬仲墨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柯敬仲墨竹》

李东阳

莫将画竹论难易,刚道繁难简更难。

君看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

【评说】

本诗选自李东阳《李东阳集》之《诗后稿》卷一○。

自北宋以后,墨竹成为独立的画科,文人雅士画竹、题竹之风日盛,任率落笔,放于性情,各具情态,神韵宛然在目。元代著名画家柯九思(字敬仲),长于山水、人物、花卉,尤以墨竹为佳,并著有《竹谱》一书。他的墨竹,倪瓒曾给予极高评价:“检韵萧萧人品系,篆籀浑浑书法俱。”(《题柯敬仲竹》)惜云林居士之言仅仅囿于画法技艺,未及风格神韵。而李东阳此首题咏,正着力于此,二者互为表里,不妨将其比类共赏。

历代画竹者颇多,而对其难易,各立其说。元人吴镇以为画竹“叠叶为至难,于此不工,则不得为佳画矣”(《佩文斋书画谱》卷一六)。而倪云林却不以为然,轻描淡写地说:“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繁与疏?”(《佩文斋书画谱》卷一六)李东阳又与古人不复相同,以为不必论其难与易,繁与简。柯九思写竹,“干用篆法,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法,或用鲁公撇笔法,木石用折钗股、屋漏痕之意。”(《佩文斋书画谱》卷一六《元柯九思论画》)故而云林称赞他“篆籀浑浑书法俱”,确为精品。柯敬仲此帧墨竹虽只寥寥几笔,而实难于繁。请君试看这萧萧的几片枝叶间,“笔端随意长清標,疏叶生风剪剪飘”(柯九思《题李息斋墨竹四首》),令人顿生寒意,犹如满堂风雨,飘飘其间。这才是画竹的化境,即前人所谓:“画竹须腕中有风雨。苏子云:‘当其下笔风雨快’,此真得写竹上上乘。”(明人鲁得之论画竹语,见《佩文斋书画谱》卷一六)显然,诗中“风雨”之生,便是云林所谓“胸中之逸气耳”。诗人深深把握住画家借竹写心,用心画竹这一艺术神脉,不但准确地再现柯九思墨竹的高超技巧,更传神写照地表现出内在的神韵和魅力,极富理性的深度,启人深思。


《柯敬仲墨竹》全诗|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 历代题画诗 - 可可诗词网

《柯敬仲墨竹》

李东阳

莫将画竹论难易,刚道繁难简更难。

君看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

李东阳(1447—1516),明著名诗人。字宾之,号西涯,茶陵(今属湖南)人。官至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他的诗能突破“台阁体”的藩篱,并形成一个流派,称之为“茶陵派”。他宗法唐人,着眼于音调、格律,主要学习杜甫、刘长卿、白居易,取径比前后七子为宽。他的《古乐府》指斥暴政,同情人民,颇多讽意;其他各体诗, 雄浑淳厚,技巧圆熟,在明代中叶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有《怀麓堂集》。

柯敬仲(1290—1343),元著名书画家。名九思,号丹丘生、王云阁吏,台州(今浙江临海县)人。善诗文。书学欧阳询,风格雄健稳秀。长于画山水、人物、花卉,尤精于墨竹,师法文同,王冕赞其“力能与文相抗衡”,常以浓墨为面,淡墨为背,沉着苍秀,颇饶生趣。人称他的墨竹“晴雨风雪,横出悬垂,荣枯稚老,各极其妙”。他著有《竹谱》一书。诗集有《丹丘生集》。传世画作有《清閟阁墨竹图》、 《晚香高节图》、 《双竹图》等。

李东阳这首题画诗先从议论入手,认为画竹不能以繁简论难易,繁笔墨竹固然难作,简笔墨竹欲其饶有生趣又何尝容易?

诗的三、四句才具体描述柯九思的简笔墨竹之妙:你看画面上只画了萧萧数片竹叶,但由于画得极为生动传神,竟使人产生“满堂风雨不胜寒”之感。观今存世之柯九思《墨竹轴》和《双竹图轴》,确可证明李东阳之言不虚。 《墨竹轴》画并立双竹,下部竹干迭现,只见前面一株。从中部开始,两竹分别向左右倾侧,两干方显得分明。此图用繁笔画叶,竹叶密中见疏,稳秀劲健,全得力于他的笔法沉着,墨色厚润。 《双竹图轴》画两株竹斜入空中,下部竹干隐于画外。 此图用笔极简,陪衬的草石一概不画,竹叶稀疏,墨色浓淡相间,意境清淡,含蓄有致。他还有一幅《横竿暗翠图轴》,仅画一竿弯曲的竹枝,寥寥数叶,枝叶均用浓墨,劲挺自然,神采具足。有收藏家题识曰: “此法极难,非积学之久不能也。”原来其中奥妙在于柯氏精于书法,这是他深厚的书法功力表现于画竹的结果。他曾强调: “写竹干用篆法,枝用草书法, 写叶用八分法,或用鲁公撇笔法,木石用折钗股、屋漏痕之遗意。”(柯九思《竹谱》)这两句诗还是论画名句,形象地写出以少见多、以假见真的观点,对后代影响极大。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2:3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