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朱子语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朱子语类》 一名《朱子语录》。南宋黎靖德汇编,为朱熹讲学语录。计一百四十卷。分理气、鬼神、性理、学、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易、书、诗、孝经、春秋、礼、乐、孔孟、周程张邵朱子、吕伯恭、陈叶、陆氏、老氏、释氏、本朝、历代、战国汉唐诸子、杂类、作文等二十六门。内容涉及哲学、政治、史学、自然科学诸方面,为研究朱嘉思想的重要文献。该书前身为朱熹门人在其身后刊刻的各自所闻之语,有宋宁宗嘉定八年(1215年)蜀人李道传刻于池州的“池录”;有宋理宗嘉熙二年(1238年),李性传刻于饶州的“饶后录”;有宋度宗咸淳初年(1265年)吴坚刻于建安的“建录”;又有分类编辑的语类两种,嘉定十二年(1219年)黄士毅编“蜀本”和淳祐十二年(1252年)王佖续编“徽本”。咸淳六年(1270年)黎靖德合并诸书,删除重复,考订谬误,编为今本。 《朱子语类》《朱子语类》
南宋哲学家、“理学”代表人物朱熹的讲学语录汇编。宋黎靖德在当时已有刻本的基础上,重加厘定,以类相从,编辑而成,刊为《朱子语类大全》,即今通行本《朱子语类》。书中综合了97家所记载的朱熹语录。其中有无名氏4家。辅广所录的一部分,曾经朱熹本人审阅(见朱子语类后序),其他各家则未经朱熹过目。虽然如此,但这本语类将朱熹的许多同一次谈话,因记录人不同而留下数条详略不同的记录稿都保存下来,这样编辑增加了条目的可靠性,也有助于后人了解朱熹的原意。黎靖德编辑这部书时,也将每个人记录的语录的年代都保存下来,自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开始到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年)朱熹逝世前为止,历时共约30年。《朱子语类》凡140卷。《四书》51卷;《五经》29卷;哲学专题,如理气等,专人如周、程、老等,以及个人治学方法等,约占40卷;史学、政治、文学等约占20卷。共分26个门类,内容涉及范围广泛,自天地万物之源,至一草一木之微,从自然界到人类本身,无所不谈。此书先论理气、性理、鬼神等世界本源;次论知行、力行、读书、治学等认识方法;再论《四书》、《五经》;最后是对历代君臣人物、政治、经济、法制、科举、史学、文学等方面的评述。该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析理精密,素为学者所重视,虽然也有些欠妥之处,但其价值仍不可低估,是研究朱熹思想的重要资料。清朱止泉说:“《语类》一书,晚年精要语甚多,五十以前门人未盛,录者仅三四家。自南康、浙东归,来学者甚众,诲谕极详,凡文词不能畅达者,讲说之间,滔滔滚滚,尽言尽意。义理之精微,工力之曲折,无不畅明厥旨。诵读之下,声咳如生,一片肫恳精神,洋溢纸上……是安可不细心审思而概以门人记录之不确而忽之耶?”此书主要版本有:宋咸淳六年(1270)刊本;明成化九年(1473)陈炜刻本;清石门吕留良宝诰堂刻本;广州书局本;日本近人冈田武彦等《朱子语类》合校本;1986年中华书局《朱子语类》(全8册)出版点校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