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作蚕丝》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作蚕丝》

作蚕丝

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

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

这是一首抒写爱情的诗,全诗通过形象的比喻抒发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真挚感情。

“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一开篇作者就极贴切地以春蚕自比,并运用谐音双关语的手法,颂扬了爱情的缠绵而怀思不绝。

“怀丝”谐音即怀思。长怀丝(思)即喻指对恋人的深深思恋之情。一个“常”字,深寓此情绵绵而无尽期。

“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如果说开首二句抒发了作者对恋人一往情深的感情,那么这二句则倾诉了女主人公甘愿为爱情付出自己一切的决心。一个“何惜”似轻实重,凝聚着主人公多少炽烈的感情,这是发自心底的誓言,它充分表达了作者那种生死不渝的坚贞爱情。从而深深打动着读者的心灵,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更值得称道的是这首诗言情而不庸俗,恋情满腹而情绪却不低沉。一句“缠绵自有时”,充分表露了作者对实现自己愿望的乐观信念,从而开拓了全诗明朗而不阴沉的意境,使读者在吟诵中得到怡悦。

小诗扣住一个“老”字,环环展开,结构精巧。前两句围绕“不应老”来写,后两句则围绕“不怕老”抒描,层次清楚,脉络分明。起句, “春蚕不应老”,弦外有音,意思是“春蚕老了”,那么为什么“老”了呢?设置了悬念,吸引了读者。既而接写“昼夜常怀丝”,回答了“老”的原因,春蚕不停吐丝而死去,说明自己由于怀念情人而憔悴,而衰老。找到了原因,似乎也就找到了对策, 但转句逆向而出: “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明知其久久思念而憔悴衰老,使青春迅逝而偏偏思念之。表现了一种崇高的奉献精神。起句“不应老”,有无限惋惜之情,转句“何惜微躯尽”,有一往无畏之毅勇。两者相衬,更显出后者的可贵。

诗歌兼顾了蚕、人两种形象的共同特点,从而形成表层和深层两种意思,表层写蚕的献身精神,深层写爱的献身精神。如“昼夜常怀丝”,既逼真写出了蚕在转侧不停地吐丝的情境,也写出了情人“寤寐思之”,辗转难安的燃烧于心的情思,咏物诗贵在借物之形而传人之神,本诗形神兼备,文采甚佳。


《作蚕丝》鉴赏、赏析和解读 - 可可诗词网

《作蚕丝》

春蚕不应老,昼夜长怀丝。

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清商曲辞·西曲歌》

这是一首表达相爱决心的民歌。抒情主人公可能是一位多情的女子。

该歌的题目为《作蚕丝》,就全篇的表层意思来说,也似乎只是写春蚕,咏叹春蚕吐尽丝而化为蛹。但,实际是以春蚕自喻,在诗的表层意思下面,还有另一层意蕴。 “春蚕不应老”一句,是说春蚕辛勤地吐丝,本不应过早地衰老,可它却衰老得很快。暗含的意思则是:诗中的抒情主人公——这位多情的女子感叹韶光易逝,自己也像那春蚕一样,在渐渐衰老。这是什么原因?是因岁月的凋伤,还是世事的折磨?是因遭遇的坎坷,还是俗务的繁重? “昼夜长怀丝”一句便是对这些疑问的回答。春蚕老去,是因昼夜吐丝不止,而这位多情女子变老却是因整日忧思难遣。这里,诗中巧妙地使用了谐音双关的手法, “丝”谐“思”音,用春蚕的“怀丝”,暗喻人之“怀思”。一个平常的“丝”字,包含了双层涵义,而且使这两种涵义妙合无垠。长日忧思以致衰老,足见其思念之苦,而她又因何如此苦苦思念呢?

接下去, “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两句,方解开人们心中的疑团。春蚕虽身躯微小,却能吐丝千缕;虽老去化蛹,但自有缠绵之时。这里的“微躯”,是抒情主人公以春蚕自喻, “微躯尽”,意思是指自己身死。 “缠绵”,是双关语,蚕丝做成绵是“缠绵”,恋人的情意固结也是“缠绵”,这里诗中所暗含的,分明是抒情主人公对情人的执着的情意。在抒情主人公——这位多情女子看来,对情人的忧思已经使自己衰老,可为了追求美好的爱情理想,衰老何足惧?生命何所惜?只要能和情人缠绵谐好,共度良辰美景,即使自己死去,也心甘情愿!这两句诗,传神地表达了抒情主人公那至死方休的相思情怀和生死不渝的爱情追求。

这首民歌,是古代女子追求美好爱情的坚贞誓言,是她们真挚情感的曲折表露。比兴手法的运用,使这种情感显得委婉而又热烈,含蓄而又鲜明。特别是“丝”和“缠绵”一词的双关语意,使得这首民歌情味隽永,耐人玩索。

这种以春蚕自喻、表达爱情的艺术手法,被唐代诗人李商隐继承并开拓出新的意境。他在《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写下的著名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便成为表达执着爱情的千古绝唱。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1:3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