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下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下泉》《下泉》
《诗经·曹风》篇名。《毛诗序》说:“《下泉》,思治也。曹人疾共公侵刻下民,不得其所,忧而思明王贤伯也。”宋朱熹《诗序辨说》:“曹无他事可考。序因《候人》而遂以为共公。然此乃天下之大势,非共公之罪也。”《诗集传》:“王室陵夷,而小国困弊,故以寒泉下流,而苞稂见伤为比,遂兴其忾然以念周京也。”“四国既有王矣,而又有郇伯以劳之。伤今之不然也。”清方玉润《诗经原始》:“此诗之作,所以念周衰伤晋霸也。使周而不衰,则‘四国有王’,彼晋虽强,敢擅征伐?”今人高亨《诗经今注》:“曹人怀念东周王朝,慨叹王朝的战乱,赞许荀跞的功劳,因作这首诗。”此说,是。本诗兴、比融合,景、情谐和,语言隽永。 《下泉》列彼下泉,(一) 那冰冷的泉水向下淌, 浸彼苞稂。(二) 淹得一簇簇的莠草难生长。 忾我寤叹,(三) 唉!我醒来就叹息, 念彼周京。(四) 把那周王的京城来怀想。 冽彼下泉,那冰冷的泉水向下淌, 浸彼苞萧。(五) 淹得一簇簇的蒿草难生长。 忾我寤叹,唉!我醒来就叹息, 念彼京周。(六) 把那周王的京城来怀想。 冽彼下泉,那冰冷的泉水向下淌, 浸彼苞蓍。(七) 淹得一簇簇的蓍草难生长。 忾我寤叹,唉!我醒来就叹息, 念彼京师。(八) 把那周王的京城来怀想。 芃芃黍苗,(九) 蓬蓬勃勃的黍苗, 阴雨膏之。(十) 雨水润泽它们了。 四国有王,(十一) 四方诸侯来上朝, 郇伯劳之。(十二) 郇伯一一来慰劳。 注 释 (一)严粲:“洌旁三点者,从水也,清也,洁也。旁二点者,从冰也,寒也。” (二)朱熹:“苞,草丛生也。稂,童梁,莠属也。” (三)郑玄:“忾,叹息之意。寤,觉。” (四)朱熹:“周京,天子所居也。” 王应麟:“董氏曰,春秋所书京师,则洛邑也。” (五)毛亨:“萧,蒿也。” (六)朱熹:“京周,犹周京也。” (七)朱熹:“蓍,筮草也。” (八)朱熹:“京师,犹京周也。” (九)毛亨:“芃芃,美貌。” (十)孔颖达:“由上天以阴雨膏泽之也。” (十一)郑玄:“有王,谓朝聘于天子也。” (十二)毛亨:“郇伯,郇侯也。” 郑玄:“郇侯,文王之子,为州伯,有治诸侯之功。” 王应麟:“春秋释地曰解县西北有郇城。”启华按:在今山西省临猗附近。 注 音 冽lie列 稂lang郎 忾xi戏 蓍shi尸 芃peng蓬 郇xun荀 《下泉》浸彼苞稂②。淹得一簇簇的莠草难生长。 忾我寤叹③,唉! 我醒来就叹息, 念彼周京。把那周王的京城来怀想。 冽彼下泉,那冰冷的泉水向下淌, 浸彼苞萧④。淹得一簇簇的蒿草难生长。 忾我寤叹,唉! 我醒来就叹息, 念彼京周。把那周王的京城来怀想。 冽彼下泉,那冰冷的泉水向下淌, 浸彼苞蓍⑤。淹得一簇簇的蓍草难生长。 忾我寤叹,唉! 我醒来就叹息, 念彼京师。把那周王的京城来怀想。 芃芃黍苗⑥,蓬蓬勃勃的黍苗, 阴雨膏之。雨水润泽它们了。 四国有王,四方诸侯来上朝, 郇伯劳之⑦。郇伯一一来慰劳。 [注释] ①冽(lie):寒冷。②苞:草丛生。稂,莠草之类。③忾(xi):叹息。④萧:蒿。⑤蓍:筮草。⑥芃(peng)芃:美盛的样子。⑦郇伯:即知伯,文王之后。 [赏析] 诗以泉水淹没众草来比喻,似为叹息自己的遭受虐待,但却不明言,只是再三地作对周朝京城的怀想。意在言外,极含蓄而又沉痛。 诗分四章。三章为重调,仅在每章的第二、第四句换了一、两个字,反复推广来控诉,很自然地达到一层深入一层的效果。四章则变换为两个对句出之,以阴雨之滋润黍苗,来比拟郇伯之慰劳来朝的诸侯。点出了本诗的主旨就是痛恶统治者的残暴,而怀念明王贤伯,以表示出人们的爱憎。本诗为曹风中仅有事实可考者的诗篇。但又有两种不同的说法,《诗序》云:“思治也。曹人疾共公侵刻,下民不得其所,忧而思明王贤伯也。”认为是曹共公时的诗,即周襄王时晋文公定霸时的诗。不过《齐诗》则认为是周敬王、鲁昭公时的诗。以为周王室遭王子朝之难,自鲁昭公二十二年至三十二年,十年无王,故周京荒乱不堪,诗人作此哀之。又《齐诗遗说考》称:“又以昭公二十三年,天王居于狄泉,即此诗下泉。郇伯即荀跞也。荀即郇国之后,去邑称荀也。称荀伯者,《左传》昭公三十一年,晋侯使荀跞唁公,季孙从知伯如乾侯。知伯即荀跞,荀伯犹知伯也。美荀跞而诗列曹风者,……曹人盖有与焉,故曹人歌其事也。”这样,两家说法不同,而后者似更有史实根据,较为可信。即此诗作于春秋后期,当孔子中年之时。本来,曹风写作时期很难确定。我们从这首诗的史实看,则可以推知曹风的写作时期,当在东周春秋末期。从诗的风格看,忧思甚殷,情调低沉。于哀惋中希望有一些曙光。可谓哀而不伤哪!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