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病害循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病害循环disease cycle植物从上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至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病害循环又称侵染链(infection chain),由病原物初侵染、再侵染、越冬(或越夏)和传播等几个部分组成,使病害在田间得以反复发生和延续(见图)。在病害循环中,病原物的初侵染、再侵染发生在寄主植物生长期,但有些种类的病原物在病害循环中,只引起初侵染没有再侵染,称单循环病害(monocyclic disease)。如小麦腥黑穗病和种瘿线虫病的病原物,在小麦整个生长季节中,只能在小麦个体发育某一阶段从一定部位侵入,并在生长季节末才产生繁殖体,因此,病原物只能引起初侵染,病原物数量需经多年的积累,才能导致病害大发生。大多数种类的病原物在病害循环中,完成初侵染后,在病株上产生繁殖体,经传播再行侵染健株和健部而发病,称多循环病害(polycyclic disease)。如小麦条锈病和玉米小斑病的病原物,在同一生长季节中,在初侵染引起寄主植物发病的病斑上产生大量繁殖体,当环境条件适宜,可反复侵染邻近健株,并产生大量繁殖体,病害即可在短期内大量发生,甚至导致病害流行。棉花黄萎病等病原物虽有次数不多的再侵染,但这种再侵染可引起的病害为害性不如初侵染引起的病害重要,在病害流行上重要性也不大,一般仍被视为单循环病害。在病害循环中,病原物越冬(或越夏)是指寄主植物收获后或处于休眠期间,病原物度过不良环境的方式和场所,有的病原物在形态结构上随着季节变化或寄主植物生长逐渐衰老相适应而改变,产生能度过低温、高温或干旱等不良环境的休眠结构,如菌核、厚垣孢子等。经过越冬(或越夏)的病原物,遇适宜的环境条件,从休眠状态转变为活跃状态,大多产生繁殖体,经传播成为下一个生长季节的初侵染源。一年生植物发生的病害,一般是在寄主植物收获后,病原物进入越冬状态。秋播作物发生的病害,病原物有越冬和越夏两个阶段。多年生果林上发生的病害,病原物多半在寄主体内随寄主休眠而休眠或潜伏,每年都可作为侵染源,既侵染原病株的健部,又可侵染邻近健株,即病原物的初侵染与再侵染重迭。因此,研究不同种类病害循环中各个组成部分的特点,可为进行病情预测、制定控制病害发生发展的策略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最基本的依据。 病害循环disease cycle又称侵染循环、侵染链。一种病害从寄主的上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生,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生的过程。病害循环包括3个主要环节: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