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病害流行曲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病害流行曲线disease progress curve描述植物病害流行时间动态过程的曲线。一般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病情。按时间跨度,将病害流行分为季节流行与逐年流行(见病害流行时间动态)。 图1 流行过程中三个阶段的划分 衰退期即流行末期,这一时期的流行曲线趋于水平,病情不再增加。或者由于寄主可供侵染的部分已被占满,病情达饱和,或由于寄主的抗病性、气象条件以及流行季节已过等不利因素所致使得病害不再发展。有时由于寄主继续生长且病情不再发展,病情百分率曲线会呈下降趋势。 以上三个阶段中,指数增长期的时间最长也最重要,是病原物菌量积累的关键时期。由于病情轻微,绝对值增长缓慢,往往被忽视。这一时期病情增长的倍数最大,因此对以后病害流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时期是预测预报、化学与栽培防治以及流行学规律研究的重要时期。 单循环病害 对无再侵染的病害,在一个生长季病情发展的动态描述。主要是针对那些由于越冬菌源陆续接触寄主,侵入与发病时间拉得较长,因而呈现发病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棉花枯黄萎病、番茄枯萎病等土传病害及苹果和梨锈病、柿圆斑病还有一些病毒病害。假定不同时间侵入的病害潜育期一致,则每日新发病数量取决于一个潜育期前的侵入量。单循环病害的流行曲线可用下式描述: Xt=1-exp(-rst) 微分形式为: 图2 单循环病害季节流行曲线 逐年流行动态的曲线形式 描述一个地区一种病害逐年发展的动态过程。一般以年为时间单位,而且通常应满足品种多年连续不变,栽培和气候条件保持相对稳定等条件。 多循环病害 对于单年流行病害,年份间流行波动很大,多年平均的年增长率已无实际意义。研究年份间流行波动规律,常以每年最终或最高病情为该年代表值,也可以未发生再侵染时的每年初始病情表示。这类逐年流行曲线难以用一定的数学模型描述,只用于流行主导因素分析,联系各年气候、品种、栽培等因素的变迁,作出定性分析(见流行主导因素)。 单循环病害 对于积年流行的单循环病害,逐年流行动态反应了在品种、栽培等条件基本稳定不变的情况下,病害或病源菌逐年发展和累积的过程。理论上讲,这些模型要求较多年份的数据才合理适用。但实际上连续多年保持品种和栽培条件稳定不变的实例极为罕见,因而多数情况下不能采用逻辑斯蒂模型推导r值的方法,只能借鉴其它方法计算流行速度。 在获得多年系统调查病情基础上,可用重叠侵染公式(见重叠侵染)计算出转换后的病情,按以下公式计算平均年增长率: 对于多年生作物的病害,也可用上述方法推导年增长率。由于年代长,栽培和气候条件总会有变化,可以用单一年份的增长速度和相应年份的波动因素建立回归模型以预测和分析年增长率。 病害流行曲线disease progress curve又称植物病害发展曲线。以病情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所绘成的病情随时间而变化的进展曲线。流行曲线反映了流行全过程及其主要特征,曲线起点在横坐标上的位置为流行始发期,斜率代表流行速率,峰顶为最高病情,如曲线尾部渐变为水平或下降,便反映了流行的衰退。不同病害或同一病害在不同条件下,有不同类型的流行曲线,如S型曲线,单峰曲线,多峰曲线等。流行曲线可用多种生长模型拟合,常用的有单分子生长模型、指数生长模型、逻值(logistic)模型、高氏(Gompertz)模型、B-R(Bertalanffy-Richards)模型、韦布尔(Weibull)模型等,采用适宜的数据变换方法,可将流行曲线改变为直线,以利于流行的比较和分析。 病害流行曲线:斜线部分为t1至t2时间内流行曲线下面积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