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lseedaas杜勒西达斯(1532—1623),印度印地语诗人。据传他出生于北方邦的阿拉哈巴德附近农村的婆罗门家庭,卒于贝拿勒斯河畔。他自幼父母双亡,孤苦伶仃,行乞为生。他15岁时被人收养,随师父在贝拿勒斯学习梵文和宗教经典,聆听师父讲毗湿奴大神化身下凡为罗摩的故事,成年后抛妻出家修行。他曾周游过许多地方,从事过宗教改革活动,后在阿逾陀写作《罗摩功行录》,晚年定居于贝拿勒斯。他是虔诚的印度教徒,追求解脱,但也关心世俗生活,深知人民疾苦,认为社会的出路在于建立罗摩王朝式的国家,而个人的出路在于虔诚地膜拜罗摩。他还认为文学是最能诉诸人心的工具,毕生用诗歌向人民灌输对罗摩的虔敬,陶冶人心,以期改造社会。1940年8月10日,泰戈尔在纪念杜勒西达斯的大会上讲话,谈史诗《罗摩衍那》在文化上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