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人口稳定减少时期1992—1995年
由于各地农村计划生育工作抓得好、抓得细,农民传统思想观念的更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全省农村人口出生率得到有效的控制;加之农村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和放宽农民农转非的条件,使大批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镇。据不完全统计,这4年间全省农转非110.71万人,全省农村人口呈负增长,共减少74万人。
但是,在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江苏农村人口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面临新生育高峰的压力。首先,苏南、苏北区域间不平衡突出,经济较为发达的苏南地区,进入80年代以后,一直保持着“三低”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而经济欠发达、农村人口占全省比重较大的苏北地区,人口增长率过高的势头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控制,有些地区仍处于高出生、低死亡、高自然增长的传统人口再生产阶段,农村人口仍增长较快。其次,传统观念的影响仍相当严重。数千年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婚姻观、生育观,在农村中影响深远,早婚早育,多子多福,重男轻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传统观念,冲击和干扰着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许多地区计划生育与养老保险不配套,农村社会化服务和公益事业不健全,农民不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这些都给控制人口带来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