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乡镇企业的税金已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甘肃农村上交地方财政的税金很少,乡镇企业的兴起,使地方有了一个新的税源,而且越来越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1980年全省乡镇企业向国家缴纳的税金只有803万元,占全省各项税收的1%。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产品产量、产值、经营收入的大幅度增长,向国家缴纳的税金也大幅度增加。“七五”期间全省乡镇企业向国家缴纳的税金累计为7.3亿元,平均每年上缴1.46亿元,相当于同期全省农牧业税收的160%。1992年全省乡镇企业的税金总额增加到3.53亿元,平均每个职工创税金245.98元,在全省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由1980年的0.5%,提高到8%。见表4-7-12。与此同时,乡镇企业还对地方财政支出进行了许多补充。在乡村两级集体企业的利润分配中,每年都拿出2000多万元用于村镇各项建设事业和乡(镇)村行政费用。“七五”期间,乡村两级企业利润上交村委会、乡(镇)政府主管部门的共计5.36亿元,占了同期乡村企业纯利润18.78亿元的28.54%,相当于同期上交国家税金7.06亿元的76%。另外,在企业留利中还有一部分资金用于职工福利和文化教育等事业,相应地减少了地方财政支出。
表4-7-12 “七五”期间全省乡镇企业缴纳税金情况
年份 | 全省财政 收入 (万元) | 乡镇企业 税金 (万元) | 乡镇企业税 金占全省财 政收入 (%) | 平均每个职工 创税金 (万元) |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 164 837 197 635 225 831 249 786 315 242 342 065 374 300 399 700 | 5 959 8 937 10 321 13 856 17 038 20 624 32 170 35 324 | 3. 62 4. 52 4. 57 4. 55 5.41 6.03 7.50 8.00 | 87. 15 98.93 95.93 109.90 135.52 159.43 243.5 246.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