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灌工程
广西建设机灌工程是从1952年开始办试点,至1954年才有19个站,装机45台。到1957年仅建成机灌站装机容量为189台、2 533千瓦,灌溉面积为3 866公顷。1958年以后,机灌站全部采用柴油机,机灌工程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重点解决了江河两岸农田灌溉问题。到1962年,全自治区建成机灌工程总装机容量4.93万千瓦,灌溉面积2.36万公顷。1963年在桂平、邕宁、隆安3个县的右江、郁江沿岸试办流动抽水机船队,抽水灌溉沿江两岸农田。1964、1965年又先后在龙州、崇左、横县、贵县等9个县的沿江两岸办起流动抽水船队,共有抽水机船211艘,总装机容量为231台、8 832千瓦,解决沿江两岸农田用水。在此以后,对那些没有水利设施,又没有电源的地方,相继兴建了一批机灌工程。到1978年,全自治区机灌工程发展到总装机容量4.28万台、31.49万千瓦,灌溉面积10.84万公顷。但在1979年以后,由于对机灌工程管理不善,设备损坏较多,机灌站逐步减少,灌溉面积下降。据1992年底统计,全自治区有机灌站2.05万处,总装机容量为2.34万台、23.44万千瓦,设计灌溉面积8.82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6.14万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