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卫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 卫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卫生经济学的研究始于本世纪4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西格里斯的《医疗经济学》是奠基性的著作。60年代在苏联和东欧国家也开始了卫生经济学的研究,1979年,我国着手研究卫生经济问题。1982年12月,在广州召开了中国卫生经济研究会的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年会。近几年来,有关方面相继举行了卫生经济的专题讨论会。在我国,对卫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大体上有如下见解。
一种观点认为,卫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卫生领域中的各种经济关系及其发展规律,除了从生产力的角度注意研究医疗卫生部门各种社会经济资源的最优使用外,还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研究如何有效使用这种资源的途径和方法,包括研究医疗卫生服务的社会性质和目标,医疗卫生的经济管理体制,医疗卫生部门的所有制形式等。
另一种观点认为,卫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卫生、人口和经济发展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关系。因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人口 (劳动力) 的质量和数量之间,社会经济制度、家庭等社会关系与卫生保健制度之间,都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关系。所以,卫生经济学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并联系上层建筑来研究卫生、人口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及发展变化规律。
第三种观点认为,卫生经济学主要是从生产力方面来研究社会分配于卫生事业的经济资源的合理使用和最优效果,也就是对卫生事业的所费与所得、费用与效果,或者说投入量与产出量的分析研究。它以医疗卫生活动的经济效果为中心课题,通过从数量上对医疗卫生投资进行各种分析,设法实现医疗卫生部门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使用,力求以最少投入来换取最大的收益。这种研究的特点是侧重生产力的技术组织方面。
第四种观点认为,卫生经济学是一门以各个社会形态卫生过程和社会经济过程的内在联系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一方面,它是研究属于医疗卫生领域的经济现象,同卫生科学中的医学、社会医学、卫生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有着普遍联系; 另方面它又是研究作为劳动力的人的健康方面的经济问题,又同人口经济学、人力资源学等学科相互交叉。其任务是阐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卫生过程和经济在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中,所形成的卫生经济规
律。
☚ 三十、卫生经济理论 2. 卫生事业的性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