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心 下】
‘民為貴’章
社稷次之
農巖曰:社稷為重,君為輕。人臣之義,當死君則死君,當死社稷則死社稷,隨其地位輕重,義各不同。朱子論兩魏時事曰‘左右近臣從君於西,社稷大臣守國於東’即此意也。
‘養心’章
退溪曰:如中庸序所謂‘人心〔道心之異者,則以其或〕生於形氣之私’,人所不能無,但道心主宰則欲寡,故孟子下寡字。○天理人欲相為消長,欲寡則天理雖有不存者,不存者小,言存者多也;欲多則天理雖有存者,存者小,言不存者多也。○尤庵曰:‘寡欲’之‘欲’,即大舜所謂人心也。孟子之意,蓋曰此雖人所不能無者,然多而無節,則亦害於養心云耳。○纂注增補按:或問只言‘由寡欲以至於無欲’,見小注。而不言‘寡欲’之‘欲’不可無者,與集注小異。蓋‘寡欲、無欲’兩欲字不同,‘寡欲’之‘欲’,口體之欲也,可寡而不可無也;‘無欲’之‘欲’,‘私欲’之‘欲’也,可無而不但止於寡也。
善用易。
槐潭曰:易有進退、存亡、屈伸、消長之理,而孟子之書皆所以明此理者也。其言仁義禮智,即易之‘元亨利貞’也;其言遏欲存理,即易之‘閑邪存誠’也。易有‘直、方’之訓,而孟子之存心集義本乎此也;易有‘飛潛’之義,而孟子之用行舍藏體乎此也。先儒云孟子得易之體,又云知易者莫如孟子,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