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东莞市 (宜居的生态城市)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东莞市 (宜居的生态城市)

东莞市 (宜居的生态城市)

东莞市位于中国华南,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东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是广东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有 “世界工厂” 之美称。该市西临珠江口,与广州市、深圳市、惠州市接壤。东莞为 “广东四小虎” 之一,是国际加工业的重要一员。东莞市委、市政府确立 “建设宜居生态城市,打造和谐美好家园” 的创模目标,“为当代建一个经济强市,给后代留一个生态东莞” 的创模理念,以及 “重在过程,造福百姓” 的创模方针,全力打造 “宜居生态城市”。如今,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快地区之一的东莞,已经列居 “中国综合经济实力30强城市”,外贸总量连续七年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三,居全国地级市之首。
在成就 “世界制造业名城” 的同时,更在努力打造 “绿色生态新城”。东莞市创模工作扎实推进,先后获得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魅力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等荣誉称号,2008年又荣获 “全国文明城市” 称号,不仅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奠定坚实基础,更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升城市总体形象。为保障创模工作顺利实施,东莞市不断加大环保投入,全市环保投资指数近年来均保持在3%以上。以2005—2008年为例,四年中,东莞市财政累计投入250亿元环境保护资金,其中仅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就投入223亿元。东莞市在2009年推出的1083亿元的投资项目中,涉及生态环保的就有六项,共计272亿元,占四分之一。除政府投资外,东莞市积极引导社会投入,以环保产业化为方向,多渠道筹集资金,以BOT方式建设污水处理主体工程和固体废物焚烧发电厂,就吸引了31.1亿元的社会资金。此外,通过不断加强对排污企业的执法监管,2005年以来,企业污染治理设施投入达到130亿元。按照“谁污染、谁交费” 和 “保本微利” 的原则,东莞市还制定完善了城市生活污水、城市生活垃圾、医疗废物等处理处置收费政策。2005—2008年,东莞污水处理费共36亿元,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也达到10多亿元。
东莞市主要职能部门、镇 (街) 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组长的创模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市政府还与各成员部门、镇 (街)、重点企业签订了创模目标任务责任书,将创模工作纳入镇 (街) 年度考核内容,作为镇 (街) 领导班子年度工作量化考核 “一票否决” 的主要内容。在制度管理方面,东莞市陆续制定一系列硬性政策,比如 “三不批”,对超出排污总量的镇街,禁止建设除循环经济外的项目;禁止在水源保护区等范围内新建水污染项目和化工类项目; 在东莞范围内,严禁新建燃煤电厂、水泥、制革等项目。东莞市拒批不符合产业政策、选址不宜等污染项目达1484项。此外,东莞市实施八项环境管理制度,通过制度化方式,建立一套能够促使企业自觉治污、自觉承担社会环境责任的长效管理机制。对东莞570多家重点污染企业实行环境信用评价管理,并将信用评价结果通报银行、工商等职能部门,实行部门联动共管。根据排污限期削减制度,对COD年排放30吨、二氧化硫年排放200吨以上的255家重点企业,要求其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必须在2010年底前削减10%以上。此外,东莞市环保部门还对东莞1000多家重污染企业,按照 “一企一档” 要求,建立企业信息档案和污染物排放台账,全面健全企业排污档案管理。东莞市建立污染源GPS定位系统、污染源地理信息系统,在此基础上,积极研究探索网格化管理模式,全面提高执法技术水平。在水环境方面,东江水质已达到地表水Ⅱ类水标准,是全国大江大河保持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东莞的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也达到了100%; 石马河、寒溪河、东莞运河等主要地表水水质保持在Ⅳ-Ⅴ类,实现连续三年好转。东莞酸雨强度 (降水pH值) 也由最高值2005年的4.07下降为5.21。东莞市天气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指数比广州、佛山等周边城市都要好。市区区域环境噪声昼间等效声级平均值为55.9分贝,都达到了国家和省的标准。

☚ 淮南市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生态城市)   安吉县 (生态立县) ☛
0000169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6: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