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
不曰困而知之,而曰困而學之,何也?此以生知、學知分二等。學知與困學、困不學,皆學知者類也。故此可以二分,亦可以四分。
‘視思明,聽思聰’注‘視無所蔽,則明無不見;聽無所壅,則聰無不聞’。蓋‘天生蒸民,有物有則’,視與聽,物也;明與聰,則也。然而人之有是身也,百體皆管領於一心。有是目而不以心主之,則目不得以自明;有是耳而不以心主之,則耳不得以獨聰。必也是心卓然為主於内,然後目奉心而明,耳陪心而聰。然則耳目之不聰明,非直耳目之罪也,即是心失其官之致也。若盲聲而不見聞,固耳目之罪也;若昏昧而不聰明,非耳目之罪也。心之所以失其官者,亦有由然,或為氣質之所壅,或為物欲之所蔽也。然則視焉而思,所以復其本明之則者,何不去其心之所蔽乎?聽焉而思,所以復其本聰之則者,何不去其心之所壅乎?此所以‘九思’為省察之方,思誠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