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2.农村工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2.农村工业

2.农村工业

沈阳市农村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迈入90年代以后进入了大发展、大提高的时期。这期间根据市场导向,注意了增量结构的调整,侧重了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轻工业发展。据统计,1995年全市农村8个区县(市)的全口径工业总产量中,轻工业的比重已由“七五”末的32%上升到45.1%;重工业的比重则由68%下降到54.9%,接近了1:1的格局。基本改变了农村工业中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的不合理结构,开始走上协调发展的道路。“八五”期间,沈阳市农村工业立足于“发展、提高、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造和新建了一批企业,开发了一批新产品,形成了一批出口创汇基地,并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组织结构,扩展乡镇企业的规模和实力,使全市乡镇企业的发展形成了新的格局。1995年,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535亿元,比1990年增长4.6倍,平均每年增长34.9%;其中乡镇工业总产值430亿元,平均每年增长30%,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90年的16%提高到47%;乡镇企业利税总额和出口供货值分别达到65亿元和12亿元,基本实现了产值速度与效益的同步发展。特别是涌现出一批技术含量高、规模大、效益好、竞争能力强的企业群体。全市农村各区县(市)先后组建了汽车、机电、石化、建材、轻纺、电子、医药等40余个乡镇企业集团。

☚ 1.城郊型农业   3.农村第三产业 ☛

2.农村工业

2.农村工业

1952年,全市工业产值达到748万元,比1949年增长2.4倍。到1956年共组建了64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为新民的工业打下一定基础。从1958年“大跃进”到十年动乱结束,乡村工业发展受到限制,速度缓慢。1978年底统计,全市乡村工业企业仅有132家,产值不足1亿元。进入80年代,新民市大力发展乡村工业,出现了乡、村、联、个“四个轮子一齐转”的大发展局面。进入90年代,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同时,坚持“大投入、大发展、大提高”的方针,加快了上规划、上水平、上管理的速度,实现了增效益,增后劲的目标。到1996年底,全市乡镇工业产值达到46.7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6.5%;乡镇企业发展到了10 705家,比1978年增长86倍;从业人员达到59 372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3%。在全市农村中形成了石油、化工、轻纺、编织、建材、机电、电线、电缆为支柱产业的农村工业体系,产出的汽油、甲醇、糠醛、油漆、复合肥、通讯电缆等市场走俏、科技含量高的产品达千余种。其中有50多种产品获得沈阳市名优产品称号,有20余种产品填补了国家空白。全市组建了5家大型乡镇企业集团,兴办了11家三资企业,出口创汇企业达20余家,产品远销欧美和东南亚许多国家和地区,年创汇额达5 000万元。

☚ 1.农业   3.农村商贸服务业 ☛
0000673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9:0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