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降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降水

1.降水

(1)降水量。江西是全国多雨量地区之一。年降水量为1 341~1 939毫米,最大出现在资溪,最小出现在德安,相差598毫米。江西地形较复杂,全省年降水量分布形状呈马鞍型。最大中心出现在赣东地区,最小中心出现在赣北平原和吉泰盆地。全省年降水量地区分布是:赣北地区为1 341~1 861毫米,赣西北地区为1 434~1 744毫米,赣东北地区为1 633~1 861毫米,赣中地区为1 355~1 939毫米,赣东地区为1 625~1 939毫米,赣西地区为1 473~1 593毫米,赣南地区为1 410~1 762毫米,赣东南地区为1 585~1 762毫米,赣西南地区为1 432~1 604毫米,“三南”(龙南、全南、定南)地区为1 496~1 669毫米。全省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很明显, 1954年年降水量为1 429~2 736毫米, 出现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而1978年年降水量则为868~1 418毫米, 出现百年少见的干旱灾害。江西年降水变率为16% ~25%, 以丰城、于都、崇义和龙南为最大, 万载和德兴为最小, 相差9%。年变率最大中心出现在赣北平原和赣南盆地, 最小中心出现在赣东北地区和赣西北地区,说明江西平原和盆地的降水稳定性小, 山地的降水稳定性大。四季降水分配不均, 春季平均降水量为491.6~788.3毫米, 夏季为439.3~689.1毫米,秋季为162.7~286.9毫米, 冬季为151.5 ~270.1毫米。四季降水量的变化有两个显著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 春、夏两季降水量大于秋、冬两季降水量, 其中春季又比夏季大, 秋季又比冬季大。第二个特点是, 冬季与春季相邻两季和夏季与秋季相邻两季的降水量间隔差最大, 而春季与夏季相邻两季和秋季与冬季相邻两季的降水量间隔差最小。由冬季转到春季的降水量增加最多, 夏季转到秋季的降水量则减少最多。各月降水量的年变化较有规律, 其显著特点有: 一是上半年从1 ~6月降水量逐月增多, 而下半年从7 ~ 12月降水量则逐月减少; 二是各月降水量的位相变化与各月平均气温的位相变化相似, 所不同的是月降水量的最大值, 比月气温的最大值超前1 ~2个月出现。详见表1-2-1。

表1-2-1 1961—1980年各月日照时数、平均气温、平均降水量

单位: 小时、℃、 毫米
月份平均日照时数平均气温平均降水量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75.5~131.7
62.0~112.2
70.4~122.8
79.7~137.8
111.1~169.2
122.6~181.0
207.8~282.1
193.6~281.2
151.7~214.7
131.7~184.8
111.8~164.2
95.1~154.0
3.7~8.6
5.2~10.4
10.0~14.7
16.3~19.8
21.0~24.4
24.3~26.6
27.0~29.9
26.4~29.6
22.7~26.4
17.2~21.4
11.5~15.6
6.0~10.7
38.6~73.9
67.7~126.2
115.2~200.7
172.4~276.1
184.4~324.4
214.5~351.2
86.4~187.9
87.8~190.0
56.0~128.4
47.2~111.2
41.8~79.1
39.6~71.7

(2) 降水日数。年降水日数: 降水日数是指日降水量≥0.1毫米的天数。全省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38.3~ 182.5天, 最多出现在资溪, 最少出现在湖口, 相差44.2天。降水日数受地形影响, 山地多于平原。全省年平均降水日数最多中心出现在赣东地区和赣西地区, 最少中心出现在赣北北部地区。北部少于南部约20天, 少于东、西部30 ~ 40天。季降水日数: 全省春季平均降水日数为48.4~61.5天, 夏季为32.5~53.2天, 秋季为24.7 ~35.9天, 冬季为29.4~43.5天。各月降水日数的年变化较有规律, 上半年逐月增多, 下半年逐月减少。全年以3~5月降水日数最多, 都在15~20天左右。以11月降水日数最少, 仅有6.2~11.5天。各月降水日数的年变化与各月降水量的年变化相似, 其地区分布趋势也基本一致。最长连续降水日数: 全省为14~ 31天, 丘陵、山地长于河谷、平原, 南部长于北部。年最长连续降水日数的最长值大都出现在春季和夏季雨季期间, 其中又以4月和5月为最多。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 全省为31~69天, 北部长于南部。最长出现在奉新,最短出现在宁冈, 相差38天。地区分布: 九江市修水和彭泽、宜春地区铜鼓和万载、上饶地区东部、吉安地区峡江和赣州地区南部为41~50天; 九江、抚州和吉安地区北部、上饶地区西部和宜春地区大部为51 ~ 69天。全省大部地区的年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的最长值出现在秋季。暴雨日数: 暴雨日数是指日降水量≥50毫米的天数。全省年平均为2.6~6.3天。最多出现在弋阳, 最少出现在泰和, 相差3.7天。丘陵、山地多于平原、盆地。全省以赣东北地区和赣东地区最多, 以吉泰盆地和赣西地区最少。历年最多年暴雨日数为12~ 15天, 其中以万年1975年15天为最多。
(3) 降水强度。全省各地月最大降水量大都以5月和6月为最大。4~7月一般都在600~700毫米以上, 多洪涝灾害。而8~10月大都在500毫米以下。年连日最大降水量为294.2~ 723.2毫米, 以丰城为最大, 万安为最小, 相差429.0毫米。年一日最大降水量为120.5~399.7毫米, 最大出现在靖安, 最小出现在南康,相差279.2毫米。
(4) 降雪。全省平均初雪期为12月 12日 ~1月19日, 最早出现在瑞昌, 最晚出现在全南, 相差38天。最早中心出现在赣北北部、赣西北和赣西等地区, 最晚中心出现在赣南南部和赣东南地区。平均终雪期为2月4日 ~3月13日,最早出现在南康, 最晚出现在瑞昌, 相差37天。平均降雪日数为1.8~9.9天, 最多出现在武宁, 最少出现在龙南和定南, 相差8.1天。
(5) 积雪。平均积雪初期为1月5日~2月1日,北部早, 南部晚。平均积雪终期为1月20日~2月20日, 南部早, 北部晚。平均积雪日数为0.4~6.8天, 最多出现在彭泽, 最少出现在寻乌, 相差6.4天。
☚ (三)水分资源   2.湿度 ☛

1.降水

1.降水

全省各观测站多年平均降水量变化在1 341~1 939毫米之间,而以1 600毫米等值线分布范围最广。

☚ 一、水资源总量_(一)水文特征   2.蒸发 ☛
0003131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9: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