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嗷嗷以寂寥兮,顾僕夫之憔悴。
【集校】: 洪兴祖:声嗷嗷以寂寥兮,顾僕夫之憔悴。 校语:嗷,一作噭。《释文》作寂 。 上七到,下音老,一作 嘐,音同。 黄省曾、朱多煃、庄允益:同洪本。 明繙宋本:同洪本。校语亦同。 刘师培:《文选》谢灵运《登石门最高顶诗》注、曹植《杂诗》注并引作“噭噭”。 王泗原:“ 嘐”今本作“寂寥”,与“噭噭”意舛,误。这句説发声,非説寂寥无人。 “ ”字亦误。 音寂,是 嗼字。嘐是《诗·郑·风雨》“鸡鸣嘐嘐”(据《广韵》引)的嘐(古肴切,肴韵),这裏当作啁(陟交切,肴韵)嘐,“啁嘐”是一词,见《説文》。 。【集释】: 王逸:嗷嗷,呼声也。 寂寥,空无人民之貌也。言己思爲屈原讼理冤结,嗷嗷而呼,山野寂寥,空无人民,顾视僕御,心皆憔悴,而有忧色也。 洪兴祖:嗷嗷,衆口愁也。 噭,呼也,音叫。 《集韵》: ,音寂。 ,寂静也,音草老。 悴,遂律切。 王泗原:以,连词。啁嘐,叠韵字,夸语之皃。 《广韵》分嘐爲二音二义。 汤炳正:寂寥,空寂而无人响应。僕夫,即概括《离骚》“僕夫悲”句意。 此章多言读《骚》感想,故以“览屈氏之《离骚》”引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