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声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声势

亦作“[声埶]”
❶ 声威气势。

{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书到﹐{荆州}便勒见兵﹐与建忠将军协同声势﹐州郡各整戎马﹐罗落境界﹐举师扬威﹐并匡社稷。”{邹韬奋}《患难馀生记》第一章:“当时《生活周刊》风行海内外﹐声势日大。”{宋}{陆游}《龙挂》诗:“{成都}六月天大风﹐发屋动地声势雄。”{唐}{韩愈}《答吕毉山人书》:“夫{信陵}﹐{战国}公子﹐欲以取士声势倾天下而然耳。”
❷ 指军队间遥相呼应﹐互为支援。{三国} {魏}{曹丕}《问雍州刺史张既令》:“试守{金城}太守{苏则}﹐既有绥民平夷之功﹐闻又出军西定{湟中}﹐爲{河}西作声势﹐吾甚嘉之。”《魏书·元帝纪》:“遣征东将军{长孙道生}﹐给事黄门侍郎{奚观}率精骑二万{冯跋}﹐又命骁骑将军{延普}自{幽州}趋{辽西}爲声势﹐帝自{突门岭}待之。”《三国志·魏志·张既传》:“{既}进兵爲护{羌}校尉{苏则}声埶﹐故{则}得以有功。”《周书·叱罗协传》:“〔{协}〕复遣大都督{裴孟尝}领百骑继进﹐爲其声势。”
❸ 犹权势。

声望与势力。{宋}{苏轼}《答刘巨济书》:“恨僕声势低弱﹐不能力爲发扬。”《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假如当日小姐贪了上大夫的声势﹐嫁著{公孙黑}﹐后来做了叛臣之妻﹐不免守几十年之寡。”《后汉书·窦宪传》:“{宪}恃宫掖声埶﹐遂以贱直请夺{沁水公主}园田﹐主逼畏﹐不敢计。”{丁玲}《母亲》一:“饭当然还有得一口吃﹐可是声势是难了。”
❹ 特指文章的声韵气势。

{清}{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卷四:“七言歌行始于{六朝}﹐其间有长短句﹐有换韵﹐音节低昂﹐声势稳密。”{唐}{元稹}《叙诗寄乐天书》:“声势沿顺属对稳切者﹐爲律诗。”
❺ 古代对音译的十二个梵语元音的一种称呼。{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二五:“﹑啊﹑贀﹑缢﹑坞﹑汚﹑翳﹑﹑汚﹑奥﹑暗﹑恶:已上一十二字是翻梵字之声势也。”{章炳麟}《国故论衡·音理论》:“韵纽者﹐{慧琳}《一切经音义》称梵文阿等十二字爲声埶﹐迦等三十五字爲体文。声埶者﹐韵;体文者﹐纽也。”{章炳麟}《国故论衡·音理论》:“所谓声埶者﹐谓韵终所收﹐若水之走尾闾也。”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9: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