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 西安市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 西安市

1. 西安市

陕西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位于省境中南部,渭河平原中部。辖长安、高陵、蓝田、户、周至5县(1998年底)。原为一村落,古名长安。周都丰、镐在其西南部,秦京咸阳在其北约10公里,周秦时即为京畿之地。汉高祖五年(前202),置长安县,定都于此,始建长乐、未央宫,七年(前200)迁都于此。惠帝元年(前194),始修城廓。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右内史,置京兆尹。新莽亦都长安。东汉设京兆尹,献帝初曾迁都于此。三国属魏,设雍州京兆郡,西晋仍之,愍帝曾都此。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皆定都于此,均袭京兆郡(府)之名。隋开皇元年(581),在汉长安城东南龙首原(今西安市)筑造新都大兴城,称京师,设京兆郡。唐都长安,设京畿道京兆府,城市规模之宏大(周长35公里),规划布局之严谨,建筑艺术之精湛,市容之繁荣(人口逾百万),科学水平之先进,在当时世界大都市中首屈一指。唐末长安遭军阀朱温严重毁坏。唐以后虽失京都地位,仍为西北军事重镇和陕西的重心。宋设京兆府。元改安西路,又改奉元路。明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次子朱樉重建长安(即今西安旧城,仅及唐城七分之一),改名西安府,“西安”之名始见于此。清仍之。1928年始设西安市。长安一带作为西周以来十一朝国都的时间,共达1062年。长安亦为风云际会之地,西汉末绿林、赤眉,唐末黄巢,明末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均曾攻占长安,现代史上“西安事变”亦发生于此。长安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着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尤其唐代,长安是当时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文人学者进取、交游、聚会之地。天下英才在此留下大量珍贵文化遗产和许多动人的传说、遗迹,使长安旅游文化内涵更为丰富、深邃、厚重。早在西汉时期,长安已是著名的国际贸易中心,通过丝绸之路,“殊方异物,四面而至”。唐代又进一步发展成为国际经济、文化中心,日本、新罗等国都曾派遣大批学者前来求学,居留在长安的外国商人、学者、高僧、传教士及各国使臣数以万计。特殊的历史使西安文化旅游资源五彩缤纷,仅市区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即达14处:大雁塔、小雁塔、大明宫遗址、半坡遗址、汉长城遗址、西安城墙、西安碑林、阿房宫遗址、西安清真寺和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西安事变旧址、西安钟楼鼓楼、灞桥遗址、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市北有渭河,东有浐河、灞河,西有沣河、河等,形成“荡荡乎八川分流”的形胜。终南山、翠华山、南五台、骊山等风景胜地亦距市区不远。布局宏大、内涵丰富的汉景帝及其皇后的陵墓——阳陵,已基本完成考古发掘工作,陈列馆即将建成开放。节庆集会活动有古文化艺术节、国际书法年会等。工艺品有秦俑复制品、仿唐三彩、玉雕、漆器等。美食品有唐菜“驼蹄羹”、葫芦鸡、板栗等。历代文坛巨擘如汉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北朝庾信,唐骆宾王、苏味道、王维、李白、岑参、高适、杜甫、韩愈、刘禹锡、白居易、贾岛、杜牧、李商隐等,皆有千古传诵的纪游佳作。苏味道的“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王维的“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杜牧的“雨晴九陌铺江练,岚嫩千峰叠海涛”等,都是极写其盛景的名句。西安交通便利,航空可直达国内各大城市; 横贯市区的陇海铁路,衔接京广、宝成、成渝、包兰、兰新等线,西延铁路也已贯通; 公路连接省内各地和邻省,西(安)临(潼)高速公路也已建成通车。

☚ 一、西安旅游区   大雁塔 ☛
0000591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3:5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