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1969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1969年 1969年4月作家陈翔鹤于22日遭迫害去世,终年68岁。 9月《红旗》第10期发表文章,提出“保卫革命样板戏”的口号。 10月作家吴晗于11日遭迫害去世,终年60岁。 ☚ 1968年 1970年 ☛ 1969年 1969年3月由苏绍连、洪醒夫等人发起的“后浪诗社”在台北成立。 5月洛夫的评论集《诗人之镜》由高雄大业书店出版。 6月余光中的诗集《莲的联想》由台北大林书店出版。 7月黄春明发表中篇小说《锣》(《文学季刊》第9期)。 9月周伯乃的评论集《中国新诗之回顾》由台北广文书局出版。 10月商禽的诗集《梦或者黎明》由台湾十月出版社出版。 11月琦君的散文集《红纱灯》由台北三民书局出版。 12月高准的评论集《中国新诗风格发展论》由台北华冈出版部出版。 ☚ 1968年 1969年 ☛ 1969年 1969年孟瑶的长篇小说《飞燕去来》由台北皇冠出版社出版。 ☚ 1969年 1970年 ☛ 1969年文化中国科学院考古所在河南殷墟西区进行大规模钻探和发掘。到1977年止,先后发掘分属若干墓区的939座商代小型墓葬和5座车马坑,出土了大量文物,得到了许多宝贵的资料。 政法1月1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发表元旦社论《用毛泽东思想统帅一切》,公布了毛泽东关于清理阶级队伍、注意政策的指示。从此,全国普遍展开清理阶级队伍。 军事3月2日,苏联军队多次入侵珍宝岛,中国边防军被迫进行自卫反击。 1969年天文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制成氨分子钟。 医学5月5日,制成庆大霉素。这种抗菌素对于治疗细菌感染疾病和治疗常用抗菌素耐药的细菌所引起的几种疾病,都有良效。特别对于治疗绿脓杆菌感染,效果更佳。 工程技术我国自己设计、制造、安装的具有6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氮肥厂在河北建成。 1969年数学怀特在分子生物学中找到大范围微分几何的应用。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的整体结构可以用拓扑加以描述。它也是应用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理学默里·盖尔·曼[美]发展了奇异性理论、中性K介子理论、近似对称性理论的八重态方法、夸克方案等。在坂田模型的基础上,他和纽曼[以色列]分别提出了用“八重态方法”进行基本粒子分类的方案。弥补了坂田模型的不足。他还预言存在Ω-粒子,后来被发现和证实。在“八重态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夸克模型”的设想,利用这种模型,可以解释重子的八重态、十重态以及介子八重态中各种量子数变化规律。因盖尔·曼研究有关核粒子的分类和粒子间相互作用等,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化学M.F.布卢姆[美]研制出乳化炸药,使现代化工业炸药进入新阶段。 天文学美国轨道太阳观测台发现蟹状星云脉冲星NP 0532的X脉冲辐射。 生物学R.G.爱德华[英]2月15日在英国剑桥生理试验室完成人类卵子试管受精工作。金[美]和米克斯[美]发表文章,引证了分子生物学的许多论据,支持和赞同“中性学说”(这一学说是日本的进化论者木村资生于1968年提出来的,认为基因突变对生物的生存既非有利,亦非不利。在分子进化过程中,这些突变不断积累,按照一定的几率通过遗传漂移,在种内扩散,最后形成新种。 医学库利[美]等实施了世界上第一例人造心脏移植术。47岁的患者存活了4天。 工程技术美国设计出具有“人的功能”的机器人,由计算机控制,用于收回强放射性物质,抢救污染区内的人员。 1969年文化美国芝加哥学派社会学家怀特发表论著 《组织行为:理论及应用》。他的其他主要著作有《街角社会——一个意大利贫民区的社会结构》、《拉丁美洲美国企业中人的问题》。 政法1月16日,越南民主共和国同美国在巴黎达成协议,同意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和越南南方傀儡政权同时参加和谈。 经济5月,美洲国家组织21个拉丁美洲国家在智利举行特别协调委员会会议,要求实行拉丁美洲同美国的经济、贸易关系的深刻改革。 军事1月1日,以色列与黎巴嫩爆发边境战争。 1969年 1969年1月8日蒋介石在国民党中常会训示 “全面革新的精神、行动和准据”。 9日台湾当局决定在“行政院”内设立“物价问题会报”。 14日台湾 “立法院”三读通过 “国有财产法”。 20日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秘书长张宝树设宴款待参加国民党一大在台代表孙科、张知本、黄季陆等八人,交换对举行国民党十大的意见。 23日台湾当局与美国在台北签订《科学技术合作协定》。 28日台湾 “立法院”通过 《台湾地区实施平均地权土地债券发行条例》。 29日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及所属各单位工作检讨会议召开,31日闭会。 30日原国民政府代总统李宗仁在北京病逝。 2月13日台湾当局“行政院”通过彭孟缉、陈之迈、沈昌焕分任驻日本、梵蒂冈及泰国 “大使”。 24日蒋经国访问南朝鲜。 26日蒋介石主持“国家安全会议”,核定第五期台湾经济建设四年计划。 27日蒋介石任命黄季陆为 “国史馆” 馆长。 3月1日国民党令各级党部,审慎选举代表出席十全大会。 6日台湾当局“行政院”通过《大学法》修正草案与 《行政执行法》 修正草案原则。 8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 《全面实施平均地权方案》。 13日台湾当局 “行政院”核定 《台湾地区户政管理改进办法》。 24日国民党海外党务工作检讨会议召开。 27日蒋介石明令公布《动员戡乱时期自由地区中央公职人员增选补选办法》。 29日国民党第十次党员代表大会在台北召开,4月9日结束。 4月6日前国民党中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张治中在北京逝世。 10日国民党十届一中全会在台北举行。 11日台湾当局制定《人口政策纲要》,推行《家庭 (生育) 计划》。 23日台湾当局与日本在台北签订《修订空运协定》。 29日蒋介石明令免除“中央银行”总裁、“行政院” 政务委员徐柏园本兼各职,由俞国华暂代。 5月2日台湾当局在新加坡成立 “贸易代表团办事处”。 5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梁永章为中央委员会第五组主任,林金生代理台北市委员会主任委员。 12日蒋经国访问泰国。 28日国民党中央通告各级党部,今后对遭遇天灾人祸及贫苦民众,应尽速 “救助”,加强社会 “服务”。 6月3日蒋介石与南越总统阮文绍发表 “联合公报”。 4日台湾当局“国家安全会议”公布《公立大学学术行政人员任期暂行办法》。 5日台湾当局“行政院”决议任命汤武为驻厄瓜多尔 “大使”。 9日国民党第十四次党务工作会议在台北召开。 12日台湾当局“行政院”通过《动员戡乱时期自由地区中央公职人员增选补选办法施行细则》与《中央公职人员增选补选选举事务所组织章程》。 19日台湾当局 “行政院”通过国民党所订《政治革新要项》之执行项目及预定进度计划纲要,并任命殷惟良为台湾当局驻利比里亚 “大使”。 24日国民党第三次新闻工作会议在台北举行,26日结束。 25日蒋介石任命蒋经国为台湾当局 “行政院”副院长,黄杰为“国防部”长,李国鼎为“财政部”长,钟皎光为“教育部”长,陶声洋为“经济部”部长,俞国华为 “中央银行总裁”。 26日蒋介石任命陈大庆为台湾省主席。 28日蒋介石任命郑为元为台湾当局 “参谋本部”副总参谋长兼执行官,罗列为“联合作战研究委员会” 主委,于豪章为 “陆军总司令部” 总司令。 7月1日台湾当局“行政院”公布《动员戡乱时期自由地区中央公职人员增选补选办法施行细则》。 2日国民党特务骚扰闽江口与定海湾附近地区。 14日国民党台北市党部开始受理党员竞选台北市第一届市议员之登记。 18日台湾当局与美国签订《科学合作计划实施方案》。 31日台湾当局 “行政院”决议设置“财政经济金融会报”。 本月台湾当局成立 “中山科学研究院”。 8月1日美国国务卿罗杰斯访问台湾。 4日蒋经国就任台湾当局 “行政院经济合作发展委员会” 主任委员。 5日台“立法院”通过《分类职位公务人员考试法》 修正案。 12日台 “立法院”通过《分类职位公务人员俸给、考绩两法》 修正案。 16日国民党驻美国总支部第十六届全美代表大会召开,蒋介石致书面训词,要求强化基层组织。 22日蒋介石任命刘锴为台湾当局出席第二十四届联大常会 “首席代表”。 26日国民党台湾省委员会举行党政工作检讨会,27日结束。 9月3日台湾当局与刚果签订 《农业技术合作协定》。 12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国民党中央纪律委员会主任委员马超俊等五人响应蒋介石“依例自退”令申请退休案。 24日国民党中常会核定 《国会议员团》理事人选,计有谷正纲、倪文亚等22人。 25日台湾当局 “行政院”核定 《台湾北区区域建设计划》。 27日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公布台北市第一届市议员选举候选人,国民党提名人选33人。 28日国民党中央委员会通令各级党部,发动国民党员,支援台风灾区重建工作。 10月1日国民党中常会决议,内定孙运璇为 “经济部” 部长,张继正为 “交通部”部长。 6日国民党中常会讨论台风灾害善后办法,决议“迅助”灾民重建家园,恢复生产,并发动救灾捐款。 9日台湾国民党当局在台北举行 “华侨联合总会” 第四次会议。 22日台湾当局“行政院”核定台湾省新庄等30个地区首期实施平均地权。 27日国民党中常会宣布: 中央公职人员及台北市议员两项选举,凡国民党员违纪竞选及助选者,分别予以处分。 11月1日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公布“国大代表”与“立法委员” 国民党提名人选。 2日台湾国民党当局公布 《新农业政策纲领》。 15日台北市议员选举举行,国民党提名的林挺生43人全部当选。 20日台湾当局在台中地区设加工出口区。 24日国民党建党75周年纪念大会在台北举行。 同日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与 “国史馆” 合办之 “中华民国史料研究中心” 正式成立。 12月1日台湾当局正式成立 “三军大学”,余伯泉任校长,蒋纬国任副校长。 3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提名周百练为增选 “监察院委员” 国民党候选人。 20日台湾当局举行“国大代表”“立法委员”与“监察委员” 增选补选。 25日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前中央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主任委员罗家伦在台北病逝。 同日台北市改制后的第一届议会成立。 ☚ 1968年 1970年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