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偏翅唐松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偏翅唐松草 【概况】: 异名 马尾黄连(云南)。 基源 为毛茛科唐松草属植物偏翅唐松草的干燥根。 原植物 偏翅唐松草Thalictrum delavayi Franch.(T.dipterocarpum Franch.;T.delavayi var.parviflorum Franch.;T.duclouxii Lévl.) 形态 植株全体无毛。 茎高60~200cm,分枝。 茎下部和中部叶为三~四回羽状复叶;叶片长达40cm;小叶草质,顶生小叶卵圆形,长0.5~3cm,宽0.3~2(~2.5)cm,3浅裂或不分裂,裂片全缘或有1~3齿,脉平或在背面稍隆起,网脉不明显;叶柄长14~8cm,基部有鞘;托叶半圆形,边缘分裂或不分裂。圆锥花序长15~40cm;花梗细,长0.8~2.5cm;萼片4(~5),淡紫色,卵形,长5.5~9(~12)mm,宽2.2~4.5(~5)mm;雄蕊多数,花药顶端尖头长0.1~0.2(~0.4)mm,花丝近丝状,上部稍宽;心皮15~20,子房基部狭或短柄,柱头生花拄腹面。瘦果扁,斜倒卵形,有时稍镰刀形弯曲,长5~8mm,宽2.5~3.2mm,约有8条纵肋。 沿腹棱和背棱有狭翅,柄长1~3mm,宿存花柱长约1mm。花期6~9月。 (图见《中国植物志》.27卷.570页.图版144∶1~7)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900~3400m间山地林边、沟边、灌丛或疏林中。分布于四川西部、云南、西藏东部(林芝以东)。 。【生药】:采集 秋后采收,除去地上部分,晒干。 鉴别 根茎短,直径1.5~2.5cm,褐色,周围包以棕色纤维状短鞘。须根丛生,细长,外表面棕色,断面木质部浅黄色。味苦。 。【化学】: 含唐松草碱、小檗胺、小檗碱、掌叶防己碱、药根碱等。 参考文献 中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49 【药性】: 主治 ❶ 《中国药用植物志》:“根代黄连用,杀菌消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10g。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