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中立不倚。
問:‘中立不倚,以夷齊事言之,何如?’大山曰:‘柔弱底人,雖或中立,未久而東倒西欹。須是硬健底,方能不倚於一偏,如伯夷之見“其冠不正”,而“望望然去之”。及其人能改,便不念舊惡。聞西伯善養而來歸,及武王伐紂而便去之,皆是不倚於一偏處。’
强哉矯。
大山曰:上二强是勝人者也,此四强是自勝者也。
非有以自勝止守也。
問:‘上文“不可能”正指四强而言,非擇守以後自勝之事。而此則似謂自勝方能擇守,何也?’大山曰:‘此言非自勝其人欲之私者不能如此擇而守也,蓋就能擇守者而言其所以能之之由,非就工夫説也。’
舜、顔淵、子路知仁勇。
問:‘大舜之知不能顔淵之仁,而顔淵之仁不能兼大舜之知歟?大舜、顔子俱是聖人,則知仁勇三者自是聖人事,而分言之何歟?’南溪曰:‘大舜之知無事乎顔子之仁,顔子之仁固不能兼大舜之知,然皆足以備此三德,而必偏言之者,豈以其各就一事而言故耶。’
問:‘子路之勇不足與於三達德,章末四“强哉”方是達德,子路特起語歟?’大山曰:‘四强乃夫子之所以告子路,而子路之所受用者,謂子路之勇恐無不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