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运筹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运筹学

简称“OR”。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经济和工程管理中资源的有效利用、任务的合理分配、方案的正确选择的学科。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运输问题,而后广泛地运用于管理问题。主要内容有规划论,对策论,排队论等。在军事、企业管理等各个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运筹学

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20世纪40年代形成。指在经济管理活动中统筹兼顾,合理地使用和调配资源(人力、物力、财力),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提供最优的解决方案服务。具体内容有规划论、对策论、决策论、排队论、搜索论、库存论、可靠性理论、图与网络理论以及预测研究和数据分析等。参见“数学”中的“运筹学”。


运筹学

主要是研究怎样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社会经济生活和生产活动中资源的有效利用,合理分配任务,正确选择方案,以取得最优的经济效益。主要内容包括规划论、库存论、更新论、排队论、决策论和对策论等。

运筹学

20世纪40年代开始形成的一门学科。主要运用概率论、数理统计、排队论、规划论、决策论、统计试验法等数学方法解决军事、经济等活动中的有关问题。

运筹学

运筹学

研究各个工作领域中有关计划、调度、施工、管理等问题的最优效果的综合性学科。苏联数学家特洛唯奇被认为是最早开展这方面研究的学者,1950年,美国学者莫尔斯的《运筹学方法》 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这门学科正式诞生。运筹学从整体角度出发,在考虑客观条件限制的情况下,寻求实践效果的最优化,如工程的最优设计、生产的最佳工艺条件等,从而为领导者进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在寻求最优化的过程中,运筹学通过定量分析,把所要解决的问题表达成数学形式,用数学方法求出问题的最优解。运筹学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 分配问题、序列问题、路线问题、更新问题、对策问题、库存问题、排队问题、搜索问题等等。我国在50年代后期开始了对运筹学的研究和应用。

☚ 苏轼   运输与技术博物馆 ☛
运筹学

运筹学

是为执行部门对控制下的业务活动采取决策提供定量分析的科学方法,在军事上又称为运筹分析或运筹评估。它最初是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军事需要而发展产生的,以后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领域中。在运筹学这门学科中,因目的不同而采用的具体方法不同,而且将来出现的新目标和计划还需另行研究合适的新方法,因而难以确定该学科清晰的范围。目前,它包括规划论、排队论、博奕论(对策论)、信息论、模拟技术、计划评审技术、关键线路技术、质量控制、抽样调查等诸方面。

☚ 射影几何   代数几何学 ☛

运筹学

运用科学的数量化方法研究对人力、物力进行合理筹划和运用,寻求管理及决策最优化的综合性学科,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之一。
“运筹”一词就其原来的意义是指谋士幕僚出谋献策运筹策划,即所谓运筹于帷幄之中。现在一般是指着眼于发挥现有系统的效能,用科学方法(主要是数学模型)求出合理运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最优方案,供决策者参考的活动。它是现代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
运筹学(Operations Research)的研究范围包括一切可以定量化的管理系统。它以大型系统的指挥或管理中所出现的复杂问题为研究对象,研究领域涉及经济、社会、军事等方面。学科任务是考察有关系统可控制的因素,阐明各因素间的关系及它们的变化对于整个系统可能产生的影响,探讨控制系统的途径和方法,使之服从于当事人的最大利益。
运筹学不是一种知识的统一体,而是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它没有一个整体的理论,各分支均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发展沿革,但以对有限资源的合理分配问题最为主要,而且所有变量和它们间的相互关系都可归结成一个数学模型,然后用计算机分析可能性和经济效果。其中主要分支有:(1)规划论(RrorammingTheory),研究将有限的资源最适当地分配给有关的各项活动,以取得最大效果的数学理论和方法;(2)对策论(Game Theory)亦译“博奕论”,研究对抗性竞争的模型和探索最优对抗策略的理论和方法; (3)排队论(Quec-cing Theory),亦译“等候线理论”、“随机服务系统理论”,研究随机聚散现象和随机服务系统工作过程的理论和方法; (4) 库存论 (InventoryTheory),亦称“存储论”,研究物资最优储存量的理论和方法; (5) 决策论(Decision Theory),或称 “判决理论”,研究决策问题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6)搜索论(Search Theory),研究在寻求某种目标的过程中,如何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资金和时间等搜索手段,并取得最好的搜索效果的理论和方法; (7) 网络理论或网络分析(Network Theory),利用网络网把庞大复杂的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合理地衔接起来,使之相互协调,以达到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用最短的时间和最少的费用完成整个工程的理论和方法; (8)可靠性理论(ReliabilityTheory),研究一个系统(设备、部件或元件) 在预计时期内和规定条件下满意工作的概率的理论和方法。
运筹学与其他学科的不同在于,它采用各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需依靠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管理学家、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同一系统问题。其方法大致可分为五个步骤:(1)收集资料,归结问题; (2)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 (3)求解模型; (4)检验模型并评价模型的解; (5) 应用模型的解。
运筹学是最早形成的一门软科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以生理学教授A. V.希尔(Hill)为首的英国国防部防空试验小组,开始研究高射炮的系统利用问题,可算是运筹组织的萌芽,因此希尔被称为运筹学之父。与此同时,美国人摩斯 (P. M·Morese)建立并分析了美国军队横跨大西洋护航队损失的模型。这一工作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许多同样分析的先导。摩斯促进了美国运筹学的发展。1938年,英国人罗威(Rowe)为运筹学(Operational Research)命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运筹学被广泛应用于军事系统工程,并发展成一门科学。战后,运筹学被很快推广到工业和政府工作的各方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于1948年率先开设了运筹学课程。1951年,毛尔恩·金伯尔公开出版了《运筹学方法》,这是第一本以运筹学命名的书。1952年,美国运筹学会成立。1959年,美国经济学者乔雷尔斯 (Charles West Chur-chman) 等人合写的 《运筹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OperationsResearch》)出版,为运筹学理论体系的完善作出了贡献。国际运筹学联合会也于1959年成立。五十年代末期,计算机科学与计算机的广泛运用,对其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六十年代,美、英等国在运筹学的理论研究方面进展很快。七十年代,运筹学重点转向实际运用。在我国,由于华罗庚等的积极推动,运筹学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一些成果。如1958年铁路运输粮食的图上作业法。1965年推广了统筹方法,其后又广泛开展了优选法的应用,这些都是具有我国独特风格的。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设有运筹学研究室,全国成立了数学学会运筹学会,出版《运筹学》杂志。并在高等学校开设课程。
阅读书目:《运筹学》李德、钱颂迪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运筹学浅说》汤玉卿编著,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8月第1版。

运筹学

运筹学

是指对系统的运用给出其决定基础的一种科学方法。运筹学以“正在运行或将要运行的体系”为研究对象,它一般以数学模型解决系统优化问题,美国科学委员会认为它本质上是应用数学。1978年钱学森、许国志提出,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技术,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是一门技术科学。沿用二次大战出现的名词Operations research,他们把这门技术科学称之为运筹学。运筹学是系统工程的共同理论基础。运筹学在二次大战中发展起来,当时最有名的是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伯莱克特领导的运筹学小组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爱德华·鲍尔斯领导的作战分析小组。1950年美国科学家莫尔斯和金博尔出版了《运筹学方法》一书。1956年我国引进运筹学(当时翻译为运用学)。运筹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属于确定性理论方面的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图论、网络分析、几何规划、最优控制理论等;属于随机理论的有排队论、库存论、决策论、对策论、更新论、搜索论等;还包括预测研究方面的时间序列法、相关分析法、投入产出法等。

☚ 技术信息公司   时序分析 ☛
运筹学

运筹学operations research

运筹学既有一般的含义,又有较为特殊的技术含义。运筹学的一般含义是把科学分析应用于决策过程,特别是用于军事计划、工业管理、经济分析和公共政策等领域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就技术的含义说,运筹学指的是一些数学模型技术,包括最优化和模拟方式,这些技术经常应用于理性决策的研究。
在运筹学研究中所使用的基本方法大致有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是确定问题。这时,活动的考察者研究手头的问题并试着确认这个体系的目标和制约可能采取的行动的范围的条件。第二步是建立所研究体系的数学模型,依照数学关系把问题的内在结构模型化。在建立模型之后,就须求解了。一旦获得解之后,就要加以验证。一个简单而明了的技术是,改变模型的投入,同时观察产出变化是否是可行的。一个更系统的方法是应用回归检验,这种方法包括应用历史数据重建过去,然后确定,若这个模型在那时应用的话,它将起作用如何。
通常把从已检验的模型所获得的解应用于投入数据并不为人确切所知的环境中。在这场合,要进行敏感性分析以确认投入参数值的范围,在这范围内所给出的解都有效。
在运筹学研究中最经常应用的模型,按其结构应用的领域可以做以下的分类:
1. 数学规划。规划在这里意指计划或程序表,并不是指为计算机作指示准备。一个数学规划是由一个目标函数构成的,该目标函数在一系列不等式的限制条件下,其决策变量值将最大或最小。线性规划是以在代数意义上是线性的目标函数和限制条件为特征的。有特殊结构的线性规划,甚至当它们有许多变量和限制条件的时候,也能求解。非线性规划则在其目标函数和限制条件中有代数学的非线性。从计算上看,这种非线性的存在,造成难以求解,甚至中等规模问题的解 (少数特殊情况除外)。
2. 博弈论。许多在实际生活中碰到的竞争的和合作的情形可以抽象化或模型化为博弈。博弈,一般说来,其特征是,有一组游戏者,有一组对每个游戏者都可用的行动,并有一组由游戏者选择采取的行动所决定的报酬或支付。
3. 存货理论。一个广泛范围的问题可以依照对存货的获取、贮藏和处理来抽象地加以模型化。这个方面的模型可以分为几种,一种涉及到决定性的需求,一种涉及到随机的(概率的) 需求,一种有凹形的成本曲线存在 (非规模经济),一种有凸形的成本曲线存在 (规模经济)。
4. 可靠性理论。由于不合格的成分有随意出现的趋势,这些模型在本质上主要是统计模型。这些模型可细分为几种模型: 一种是,给定数据,估计一个成分的寿命分布的参数 (例如平均数或方差); 一种是,给定一个体系成分的可靠性,估计这个体系的寿命;一种是如何对待一些成分的修理或重置政策的最优化模型。
5. 排队理论。故名思义,排队的理论模型可用于顾客定期得到具体服务情形的模型。在这种情形中,顾客排队等待,直到他们在某种时间长度内得到服务。一般说来,在这种模型中假定顾客是随机地得到服务的,他们所需要的服务时间也被假定为是随机分布的。在一个银行或一个煤气站的排队可以依照这种方式做出模型。
6. 动态规划。这一类的模型对在时间过程中选择最优化的政策是有用的。在这里,在某一既定时间所获得的报酬一般依赖于决策者的过去的行为和某种机会机制的作用。这种模型,例如,在分析从长期获利的观点看来暂时的损失可能是值得的情形中是有用的。
7. 模拟。模拟模型基本上不同于前面的各类模型,因为模拟主要适用于比较所提出的一些行动规划,而不是建立一个特殊的最优化的方案。由于不需求助于最优化的程序,模拟模型可以用一个非常详细的结构建立起来。但并不能保证所提出的即使是最好的规划,在任一给定的精确程度内将接近于实际的最优解。

☚ 博弈论或对策论   线性规划 ☛

运筹学/规划论/线性规划/动态规划/整数规划/非线性规划/目标规划/图解法/单纯形法/对偶问题/对偶单纯形法/灵敏性分析/运输模型/分配模型/库存论/确定型库存模型/随机型库存模型/决策论/对策论/二人有限零和对策/最优策略/最优纯策略/混合策略/优越原则/图论/最短路问题/最大流问题/排队论/可靠性理论/可靠性/可靠性度量指标/串联系统及其可靠度/并联系统及其可靠度/冗余技术/层次分析法

☚ 系统最优化   运筹学 ☛

运筹学

运筹学

把科学的方法、技术和工具应用到一个系统的各种管理上,为掌握系统的人们提供最佳方案,以实现最有效管理的一门应用科学。运筹学研究的对象是经济活动与军事活动中能用数量来表示的有关运用、筹划与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其基本特征是:(1) 系统的整体化。即系统地考虑系统的整体目标、构成因素、制约因素以及各种可能方案,寻找出使系统整体利益达到最佳或最满意的方案。(2) 多学科的配合。用运筹学方法研究不同的对象时,除了需要用线性代数、数学分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图论、组合分析和计算方法等数学方法以及电子计算机知识以外,还需具有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以及各种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3) 应用模型化的方法来分析、研究具体的研究对象。运筹学解决问题的途径是: (1) 详细地阐明问题、全面地了解所追求的目标、选择决策的准则。(2) 全面了解有关问题的各种因素、各种制约条件,建立起其数学模型、探索出各种可能方案。(3) 根据决策的准则,对各种方案予以评价从而选择出最优方案。运筹学的主要分支有: 规划论、排队论、存贮论、对策论、决策论、图论及网络计划技术、更新论、模拟论等等。运筹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6年以前。运筹学主要应用于军事; 第二阶段,1947年至60年代上半期。主要应用于工厂企业管理,并在理论上趋于成熟; 第三阶段,从60年代下半期开始。主要特征是: 研究的系统由小变大,逐渐和系统分析相结合; 在时间上由短而长,逐渐和未来科学相结合; 研究的因素由技术性转向非技术性,逐渐和社会科学相结合。

☚ 运筹学   规划论 ☛

运筹学

operations research (OR)


运筹学

operations research


运筹学

operational(/operations)research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4: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