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4_329第十三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4_329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

問:‘道外無人,人外無道,元無彼此之可言。而謂之“不遠”,有若道在人外,而但不遠者然,何也?’曰:‘首章既以率性之道為言,非人與道合而為一也。既以人循道,則只可云“不遠”而已。’
問:‘上章言費隱之道,而鳶飛魚躍之説極其玄微,故恐人求之於高遠之處,即以“不遠人”承而言之耶?’曰:‘此段專以費為主,然以此意參看不妨。’
問:‘“不可以為道”,為字以章句“非所以為道”字見之,則為字可如做字意看。而諺解異是,如何?’曰:‘語類云,與“克己復禮為仁”之為同。諺解説,未見其與此相悖。’
問:‘改而止三字,是在治人後過去之説,而别無深意耶?’曰:‘謂其“以人治人”之至易而無他事也。’
問:‘治之之道,必有其具。此治人之治,當以禮樂刑政之屬包看否?’曰:‘治之之具非他,一性字而已,禮樂刑政差緩。’
問:‘“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只是恕之事也。其詳於恕而略於忠者,何也?’曰:‘無無忠之恕,言恕則忠在其中矣。’
問:‘“忠恕”,此一節或謂以下工夫處言,或謂此非以下工夫處言也,即明其道不遠人之意。二説孰是?’曰:‘道不遠是其大義,而章句又以此為不遠人以為道之一事,依此看破。’
問:‘“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者,只是求仁之方,而張子便謂之盡仁,何也?’曰:‘恕固求仁之方,而由此推之,則可以盡仁。’
問:‘“君子之道四”一節,先儒以忠之事言之。而“所求乎”等語,似與絜矩之意同,亦是恕之事也。先儒之説,何所據耶?’曰:‘“所求乎未能”云者,皆是盡己,非忠而何?“絜矩”章亦忠恕之意。’
問:‘歷舉人倫,而夫婦則獨不言,何也?’曰:‘如曰“所求乎未能”云云,則於夫婦當著何語?試思之。’
問:‘中庸非中之外别有所謂庸者,言庸則中在其中。然則此“庸德、庸言”當兼中字看否?’曰:‘庸固離中不得,然此章説庸字意多言行之庸,只當作日用平常看,不可與中庸之庸同看。’
問:‘“庸德”以下,語脈與上文似不相連續。無乃夫子之意以上段四語為己所未能,而以“庸德”以下為己所能耶?’曰:‘欲以私見捏合於前後段耶?聖人言則決不如是。’
問:‘饒氏以四“未能”為責己,以“庸德”以下為勉人,如何?’曰:‘四“未能”言其自責自修,“庸德”以下言踐其實,擇其可以至言行相顧,則豈非篤實君子乎?此與上段意實相續,饒氏分屬人己,決知其非是。’
問:‘“慥慥”是篤實勉勉之意,而謂之贊美,何也?或謂贊美二字實包“庸言、庸行”以下之語,如何?’曰:‘通“庸德”以下皆贊美之辭。’
問:‘此章首一節即是一章之綱領,第二節以治人言,第三節以愛人言,第四節以責己言。以先後之序言之,則修己之功當先於愛人治人之事,而乃以治人先之,何也?’曰:‘“道不遠人”之人實通人己而備言之,何須論其先後?’
問:‘“道不遠人”一句實為此章之綱領,而“伐柯伐柯,其則不遠”,即是引來以明其“道不遠人”之意也,則語亦能包得那一章之意。蓋忠恕者,即是推己以及人之事;“未能一”者,又是以人反己之事。章句所謂“彼柯長短之(則)〔法〕在此柯”者,於此二節正是緊貼。而道不遠人四字,章句又逐節提掇以示人,則其微意亦可見矣。如何?’曰:‘意果盡包下二節,則朱子豈不提及此意,而獨舉道不遠人四字意耶?’
問:‘“未能一”者,聖人自謙之辭也。而章下注曰“聖人所不能”,似若以聖人為真有所未能者然,何也?’曰:‘聖人雖能之,常若不能。以聖人之心論之,則以此作為所不能之證亦可。’
問:‘“費隱”章聖人所不能,則以其没緊之事,聖人真所不能處言;此章“未能一”者,是以人倫切己之事,聖人已能而自謙處言也,語意固自不同。而章下注以此四“未能”實“費隱”章之所不能者,何也?若使聖人於此人倫切己處真有所未能,則豈聖人之謂哉?’曰:‘兩處文義各隨地頭而不同,不必深看而欲其相合也。’

☚ 14_328第十二章   14_330第十四章 ☛
0000367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0: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