鞘膜积液 鞘膜积液qiaomo jiye由于先天鞘膜闭合不全所致的疾病。症状: ❶精索鞘膜积液:在精索部有长圆形光滑肿物,用手电筒照射肿物,透光试验阳性,可触及睾丸。 ❷睾丸鞘膜积液:阴囊内有光滑肿物,透光试验阳性,多不能触及睾丸。 ❸交通性鞘膜积液:在精索或睾丸部有透光试验阳性的肿物。当患儿平卧后肿物可完全消失,患儿起立,肿物又出现。治疗:以手术为主。婴儿及新生儿鞘膜积液有自愈可能,可先观察一段时间。 ☚ 包茎与阴茎头包皮炎 隐睾 ☛ 鞘膜积液hydrocele of tunica vaginalis系男性常见生殖器疾病之一。当睾丸从腹膜后间隙下降时由两层腹膜构成盲带,亦经腹股沟进入阴囊,在胎儿出生前后除睾丸鞘膜部外其余应闭合,如闭合不全则其盲带内有不同量液体,称为鞘膜积液。临床分为精索鞘膜积液、睾丸鞘膜积液、交通性鞘膜积液等。可手术治疗。 鞘膜积液睾丸鞘膜内积聚的液体超过正常量。由于睾丸鞘膜腔分泌增多,或由炎症、肿瘤及丝虫病引起。表现为阴囊肿大。睾丸不能触及,透光试验阳性。治疗:轻者用阴囊托带,重者行鞘膜外翻或鞘膜切除术。 鞘膜积液vaginal hydrocele指睾丸鞘膜囊内液体积聚超过正常量者。鞘膜是包绕在睾丸周围的两层浆膜,原为腹膜的一部分,在胚胎末期随睾丸经腹股沟管进入阴囊,形成腹膜鞘突。出生前,腹膜鞘突大部分已自然闭合,仅睾丸部保留一鞘膜囊,内含少量浆液。若腹膜鞘突未闭合或闭合反常,即形成不同类型的鞘膜积液,如睾丸鞘膜积液、交通性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婴儿型鞘积液等。 鞘膜积液 鞘膜积液鞘膜原是腹膜的一部分,胎儿时随睾丸下降成为腹膜鞘突。正常腹膜鞘突于胎儿出生前从腹股沟管内环处和近睾丸处两部分开始先闭合,使精索部鞘突完全闭塞成为一纤维索,仅睾丸部鞘突保留为一鞘膜囊。囊内仅有极少量浆液。若鞘突闭合反常,则鞘膜囊位置、形状及积液量发生变化,不同类型的鞘膜积液临床表现各异。 (1) 非交通性睾丸鞘膜积液:是阴囊部最常见的疾病。液体积聚增多,睾丸多不易触及,阴囊透光试验阳性。 (2) 精索鞘膜积液: 鞘状突两端关闭而精索部有局限性开放并积液,不与腹膜腔相通。临床表现为精索部长圆形光滑肿物,透光试验阳性,睾丸较易触及。 (3) 交通性鞘膜积液: 精索部鞘突完全未闭合,因而鞘膜囊与腹膜腔仍相通,积液可自睾丸部鞘膜囊经精索鞘突流入腹膜腔,同样腹膜腔液体也可流入鞘膜囊。体格检查可见于精索或睾丸部有透光阳性肿物。小儿平卧后肿物可完全消失,而当小儿起立,肿物又徐徐出现。此症与腹股沟斜疝不同之点在于鞘膜囊与腹膜腔间之通路狭小,肠襻不能进入,仅液体能通过。女孩腹膜鞘突闭合不全而发生囊性肿物时,称圆韧带囊肿。 本症应与腹股沟斜疝及睾丸肿瘤鉴别。斜疝肿物透光不明显,咳嗽时疝囊口有冲击感,如无嵌顿易将疝内物还纳入腹腔,无波动,可触及睾丸。如鞘膜腔与腹膜腔仍有管道相通,压挤积液处也可使之缩小,但不如斜疝的骤然回复。睾丸肿瘤的肿块呈实质性,较之鞘膜积液坚硬,透光试验阴性,如不能区别,需手术探查。 婴儿时期少量鞘膜积液可能于两岁以内自行消失。少量的鞘膜积液,如无增长趋势,可随诊观察。鞘膜积液量大,影响行动并有逐渐增大趋势者,应积极治疗。根治方法是手术治疗。穿刺吸液后常迅速复发,不但不能达到治疗目的,且有感染及损伤的危险,不宜采用。 ☚ 畸胎瘤 菠萝过敏症 ☛
鞘膜积液 鞘膜积液鞘膜积液是围绕睾丸的鞘膜囊内存储液体,可由睾丸病变、阴囊损伤引起,但亦可无明显原因。按一般统计约占全部住院病人的1%,在某些热带地区发病率较高,约占男性住院病人的7.5%,可能由于热带寄生虫病引起的睾丸附睾炎或淋巴管发炎所致。 在胎儿发育过程中,睾丸由腹膜后逐渐下降,经腹股沟管纳入阴囊,此过程在出生前后完成。在睾丸下降时连同覆盖的腹膜与睾丸一起降至阴囊,腹膜在内环口以下形成鞘状突,沿精索直至睾丸上方。精索部的鞘状突,自腹股沟内环口至睾丸上方则自行闭锁,形成一纤维索条。睾丸部的腹膜则分成壁层与脏层,二者间形成一潜在间隙。正常情况下,两层鞘膜之间仅有渗出与吸收平衡的少量液体。当鞘膜本身或邻近器官出现病理改变,渗液过多或吸收障碍时,则在鞘膜囊内或沿未闭锁的鞘状突中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鞘膜积液。 睾丸鞘膜积液可见于各种年龄,大多数发生于21岁以后,精索鞘膜积液则儿童多见。新生儿中1.75%有鞘膜积液,其中约1/4为双侧性,但大多在数月后自行吸收。 鞘膜积液的类型与鞘状突是否闭锁有密切关系,其中以睾丸鞘膜积液最常见,其次为精索鞘膜积液、混合和交通性鞘膜积液,以及婴儿型鞘膜积液等。 睾丸鞘膜积液发生在睾丸部的鞘膜囊中,形成球形或梨形囊性肿物,睾丸被包裹,不易触及。睾丸下降不全者,积液可随移位的睾丸部位,表现为腹股沟或耻骨旁的囊性肿物。 婴儿型鞘膜积液系指鞘状突部分未闭合,而与睾丸鞘膜囊形成一体的鞘膜积液。外观呈梨形,外环口因受积液的压迫扩张而扩大,但与腹腔不相通。 先天性鞘膜积液者,其精索鞘状突完全未闭合,下与睾丸鞘膜囊、上与腹腔相通,又称交通性鞘膜积液。阴囊部积液实际即腹腔液,积液量可随体位的改变而有所变化,若交通孔很小,体积变化就很缓慢。如开口过大,可同时有疝出现,称为疝性鞘膜积液。 精索鞘膜积液是指精索鞘状突由于部分未闭合而形成的囊性积液。肿物位于腹股沟管或阴囊的上方。呈椭圆形、棱形或柱形,有时为多囊性或呈哑铃形。 混合型鞘膜积液是指上述各型积液可以混合存在,或合并疝、睾丸未降等异常。 鞘膜积液的病因可分为特发性(即原发性)及症状性(继发性)两种。前者往往无明显的诱因。起病缓慢,病理检查常可发现鞘膜有慢性炎症反应,可能与慢性创伤和炎症有关。小儿睾丸鞘膜的淋巴系统发育较迟,如睾丸与腹腔之间的鞘状突过早闭合,则鞘膜囊内的分泌液不能完全吸收,即形成先天的积液。当鞘膜的淋巴系统发育完善,积液可自行吸收。在某些原发性鞘膜积液中,也可见到鞘膜淋巴管系统存在缺陷。症状性鞘膜积液则有原发疾病,如急性睾丸炎、附睾炎、精索炎、创伤或疝修补、阴囊手术后,以及高热、心力衰竭、腹水等全身性疾患。慢性症状性积液常见于睾丸附睾炎、梅毒、结核及睾丸肿瘤等。在热带及我国南方地区,常可见到由丝虫病或血吸虫病引起的鞘膜积液。 原发性积液呈淡黄色,清亮。比重为1.010~1.025,是渗出液,蛋白3~6%,含电解质、胆固醇、纤维蛋白原、上皮及淋巴细胞。急性鞘膜积液多混浊,如有出血则为棕色,有大量红、白细胞。炎症严重时,积液可呈脓性。 鞘膜壁常有纤维斑块或钙化,有时壁增厚,可见扁平或乳头状隆起。血吸虫病患者有虫卵沉着,丝虫病可见到微丝蚴。鞘膜内有炎性细胞浸润。慢性鞘膜积液可引起睾丸萎缩,可能因积液张力高、影响睾丸温度的调节,或增厚的鞘膜影响睾丸的血循环。因此严重的鞘膜积液或双侧积液可影响生育能力。 鞘膜积液一般无主觉症状。当积液量大,囊肿张力增高时可有牵扯疼或下坠感,巨大鞘膜积液可影响行动、排尿及性生活。继发性积液常有原发病的症状。 根据阴囊内的囊性肿物及透光试验阳性即可诊断鞘膜积液。但要进一步确定积液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及其类型。睾丸鞘膜积液体积一般较大,睾丸、附睾多被积液包裹而不易扪到。巨大鞘膜积液,可使阴囊极度增大,阴茎内陷。交通性鞘膜积液的体积与体位变化有关,囊内张力一般较小。平卧时压迫之可逐渐缩小。精索鞘膜积液,体积较小,可为多囊性,沿精索的走行生长,其下方可触知正常的睾丸和附睾。若积液为血性、脓性或乳糜性时,则透光试验阴性,鞘膜壁增厚亦可使光线不易透过。可行穿刺抽液明确诊断,乳糜性积液中约2/3可以找到微丝蚴。但对疑为睾丸肿瘤或伴有疝者,禁忌穿刺。鞘膜积液应与腹股沟疝、睾丸肿瘤、精液囊肿及鞘膜积血等相鉴别。 保守治疗用于病程短,积液少,无明显症状者,或急性炎症引起的反应性积液,外伤性积液可以自行消退者。局部可用阴囊托带。婴幼儿鞘膜积液往往能自行吸收,不需特殊治疗。 穿刺抽液法用于婴幼儿积液较明显不能自行吸收者,单纯抽水,有时可达治愈的效果。作穿刺后便于检查睾丸,可以明确睾丸有无病变。 手术治疗适应于各种类型的积液,手术的治愈率可达99%。手术方法有: ❶鞘膜开窗术。鞘膜不作过多的游离,只切除鞘膜前壁的大部,手术较简单,创伤小,但因鞘膜切除较少,窗口可再度愈合或被增生之纤维组织堵塞,导致复发。此法可以用于较小的精索鞘膜积液和小儿的鞘膜积液。 ❷鞘膜翻转术。是常用的手术。方法简单,易于掌握,效果满意。对较大的鞘膜积液可采用鞘膜大部切除后作翻转手术。 ❸鞘膜切除术。也是常用的手术。切去鞘膜大部,术后复发机会较少。鞘膜创缘必须充分止血以免术后形成血肿。此外交通性鞘膜积液,手术需采取鞘状突高位切断及结扎,同时行部分鞘膜切除或翻转。对作疝修补或其他阴囊手术的病人,应考虑同时行鞘膜手术,防止术后形成继发性积液。 ☚ 睾丸损伤 睾丸扭转 ☛
鞘膜积液 鞘膜积液当睾丸从腹膜后间隙下降时,有两层腹膜构成的盲袋,即腹膜鞘状突,并经腹股沟管进入阴囊; 除睾丸部鞘膜外,一般于胎儿出生前后即行闭合。闭合不全,则出现不同类型的鞘膜积液(图)。

鞘膜积液的各种类型 (1)、(2) 精索鞘膜积液 (3) 睾丸鞘膜积液 (4)、(5) 交通性鞘膜积液
(1) 精索鞘膜积液:鞘状突两端闭合,而精索部有限局性积液,不与腹腔相通,但于精索鞘膜积液的上方,常并有一小的未闭的腹膜鞘突,由于其管腔细,其中多无肠管或网膜,仅有液体与腹腔相通。 临床表现为精索部有长、卵圆形光滑肿块,透光试验阳性。在其下端可触及睾丸。 (2) 睾丸鞘膜积液: 正常情况下,腹膜鞘状突完全封闭,睾丸鞘膜囊内有极少量浆液。如液体积聚增多,称睾丸鞘膜积液。 临床见患儿阴囊内有光滑肿块,透光阳性,多不能触及睾丸。 (3) 交通性鞘膜积液: 腹膜鞘状突完全开放,在精索或睾丸部有透光阳性肿块。当小儿平卧后肿块可完全消失,而当小儿起立后,肿块又徐徐出现。此症与腹股沟斜疝不同之点,在于鞘膜囊与腹腔间的通路狭小,肠襻不能进入。女孩腹膜鞘状突闭合不全而发生囊性肿块时,称圆韧带囊肿。 当睾丸、副睾、精索等炎症、外伤、肿瘤等情况时,可继发鞘膜积液。 鞘膜积液的肿块有弹性及囊样感,透光试验阳性。但如鞘膜增厚,或积液混浊,则不能透光。本症应与腹股沟斜疝及睾丸肿瘤鉴别。斜疝的肿块不透光,咳嗽时有冲击感,如无嵌顿甚易纳入腹腔。如鞘膜腔与腹腔仍有管道相通,挤压鞘膜积液也可使之缩小,但不如斜疝骤然回复。睾丸肿瘤的肿块呈实质性,透光试验阴性,如不能区别,须手术探查。 二岁以内婴儿,单纯鞘膜积液多可自愈,一般肿块较小而无张力者不需治疗。手术要点为于内环稍下方结扎残余鞘状突。囊肿太大囊壁肥厚者,精索鞘膜积液也可切除。睾丸鞘膜积液则行鞘膜翻转术。交通性鞘膜积液手术操作与疝相似。 ☚ 睾丸扭转 睾丸下降不全 ☛ 鞘膜积液 鞘膜积液hydrocele of tunica vaginalis睾丸、精索鞘膜内液体异常积聚的征象。病人立位或卧位,两下肢稍外展。检查其阴囊发现一侧或两侧阴囊肿大,扪诊阴囊内有圆形、椭圆形或梨形肿物,表面光滑、有弹性或囊性感即为鞘膜积液。此征见于各种先天性和继发性鞘膜积液。可进一步行实验室、X线检查,必要时穿刺抽液或活组织检查,以协助明确病因。 ☚ 输精管串珠状硬结 阴囊空虚 ☛ 000051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