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章】
包舉道之體用、工夫、功效説個綱領題目,以為一篇之體要。如曰此是道,此是工夫,此是功效,初非以學者用工言。觀於大學曰‘必慎其獨’,而此無必字,亦可見。大學章句專言用工之地,而此只釋所以慎之之由者以此。○此章當作兩段看,‘天命之性’以下為一段,‘喜怒哀樂’以下為一段。‘中和’應首節,‘致中和’應二節、三節。蓋上段道字兼人物説,卻恐人不察其本具於吾心而為性情之德,故又卻就性情上指出其全體大用,以明其戒懼慎獨之工所以為全中和之德,而可以不離於道也。理無不具,故兼人物説;用在吾心,故就性情言之。四節‘大本、達道’自首節來,五節致字自二節、三節來。
一篇以明道為主,而明道之意,其要歸在於時中,而不違於中庸之道。故首章既總舉道之體用、工夫、功效,大致以為一篇之體要,其下即以‘中庸’承上起下,更為題頭,而因説擇守之方,至‘依乎中庸’而止,乃説殺一篇大意。‘時中’二字是著篇主意所在。而其下説出費隱,即中庸之實體也。大抵以首章首節言之,性道雖無二致,中和當貼‘天命之性’看,中庸當貼‘率性之道’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