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社会主义社会个体经济的性质
10. 社会主义社会个体经济的性质
基本上有六种看法。一种观点认为,个体经济是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理由是: 生产资料归私人占有,产品归个人支配使用,生产经营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更大的利润。它散发着浓厚的资本主义气息。
另一种观点认为,个体经济是一种为社会主义经济服务的特殊的小商品经济。理由是: (1)个体经济的生产资料与劳动产品归劳动者私有,从事的基本上是手工劳动和自给自足的简单再生产。这是小商品经济的特征。(2) 在社会主义阶段,个体经济必须依附公有制经济才能生存和发展,它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受到国家的计划控制,它又以纳税的形式参加社会主义积累。个体劳动者的劳动已是全社会劳动的一部分。它客观上为社会主义服务,但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构成部分。
第三种观点认为,个体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理由是: 从个体经济的所有制关系来看,显然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但它的生产、分配、交换受到国家的监督管理,它的产、供、销都依赖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实际上已被纳入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轨道,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附属和补充。从这些方面看,它又具备了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
第四种观点认为,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理由是: (1)我国现阶段的个体经济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再生产上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属于社会主义再生产体系。(2)个体经济是劳动者直接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劳动成果直接与劳动本身相联系,与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相一致。(3) 个体经济依附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满足人民的需要服务,为社会主义经济服务,因此它同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集体经济一样,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
第五种观点认为,个体经济的不同表现形式具有不同的性质。如为公有制企业加工或经营的活动,并按规定标准领取加工费或代销费的个体户,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那些完全独立的个体工业、商业、服务业中的个体经济,则是依附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小商品经济。
第六种观点认为,个体经济是一种由个体私有向社会主义公有过渡的经济形式。理由是: 现阶段的个体经济,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制约、渗透与改造下,已失去了原来的独立和完整的个体私有制的某些特征,而具有了某些社会主义性质。根据它与社会主义经济联结的状况和紧密程度,它所包含的社会主义因素会有多、有少,在理论上可以称之为基本个体所有、半个体所有等不同层次。
☚ 9. 集体所有制的发展前景 11. 社会主义社会个体经济的发展前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