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總論】
或問曰:‘自身而家,自家而國,自國而天下,均為推己及人之事。而傳之所以釋之者,一事自為一説,若有不能相通焉者,何也?’曰:‘此以勢之遠邇、事之先後而所施有不同耳,實非有二[1]事也。蓋必審於接物,好惡不偏,然後有以正倫理、篤恩義而齊其家。其家已齊,事皆可法,然後有以立標準、胥教誨而治其國。其國已治,民知興起,然後可以推己度物、舉此加彼而平天下。此以其遠近先後而施有不同者也。然自國以上,則治於内者嚴密而精詳;自國以下,則治於外者廣博而周遍。亦可見其本末實一物,首尾實一身矣,何名為異説哉。’○退溪先生曰:大學一書,朱子以為行程節次,然論其用功處,則各有緊要。明明德在‘顧諟明命’,新民在日新又新,止至善在‘切磋琢磨’、‘緝熙敬止’,此三綱領緊要處。至於格物致知在因其所知益窮至極,誠意在‘毋自欺’、‘慎其獨’,正心修身在察‘四有’、存‘三無’,修身齊家在察‘五辟’、去‘二偏’,齊家治國在孝弟慈與仁讓忠恕,治國平天下在絜矩,此八條目緊要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