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期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期门 期门❶官名。汉武帝建元三年置,掌执兵出入护卫。《汉书·甘延寿传》:“试弁,为期门。”即通过搏斗的较量来获得期门。《汉书·东方朔传》:“陇西北地良家子能骑善射者,期诸殿门,故有‘期门’之号。”平帝元始元年更名虎贲郎。 ☚ 八利 金疮 ☛ 期门汉武帝建元年间设置,执掌兵扈从,其长为仆射。据《后汉书·铫期传》李贤注:“武帝将出,必与北地良家子期于殿门故曰期门。”平帝元始元年,更其名为虎贲郎。参阅《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东方朔传》。 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軀幹部 > 經穴 > 期門 期門 qīmén 足厥陰肝經穴。在鎖骨中綫第六肋間隙處。期指周期。因十二經氣血之運行,太陰爲始至厥陰而終,出雲門,抵期門,周而復始,循環無端,其爲氣血歸入之門户,故名。主治熱入血室,脅肋脹痛。始見於秦漢典籍,達於當代。漢·張仲景《傷寒論·陽明篇》:“陽明病,下血譫語者,此爲熱入血室,但頭汗出者,刺期門。”晉·皇甫謐《針灸甲乙經》卷三:“期門,肝募也,在第二肋端,不容傍各一寸五分,上直兩乳,足太陰厥陰陰維之會,舉臂取之。刺入四分,灸五壯。”《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期門主治奔豚病,上氣咳逆胸背疼,兼治傷寒脅硬痛,熱入血室刺有功。” 期门qī mén〖名词〗 期门西汉卫士之一。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置。掌执兵出入护卫。选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等六郡良家子能骑射者组成。武帝微行,与其“期诸殿门”,故称期门。属光禄勋。平帝元始元年(公元元年)改名虎贲郎。 期门经穴名。代号LR14。出《伤寒杂病论》。属足厥阴肝经。肝之募穴。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位于乳头直下,当第六肋间隙中。(《针灸甲乙经》)。另说:“在乳下四寸,第三筋(肋)端”(《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乳旁开一寸五分,直下一寸五分”(《循经考穴编》);“在乳直下四寸,乳根下微外,日月上,横直巨阙”(《针灸集成》)。布有第六肋间神经,第六肋间动、静脉。主治胸胁满痛、黄疸、呕吐、呃逆、腹胀、胁下积聚等。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图122)。 图122 期门 期门中医腧穴名。属足厥阴肝经,肝募穴,足厥阴、足太阴与阴维脉交会穴。定位: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主治:乳痈,乳少,胸胁胀痛,腹胀,呕吐,呃逆。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 ☚ 带脉 中极 ☛ 期门 期门官名。汉代置。掌执兵送从。《前汉书·百官公卿表》: “郎中令: 秦官。掌宫殿掖门户,有丞。武帝太初元年 (公元前104年) 更名光禄勋。属官有大夫、郎谒者,皆秦官。又期门、羽林皆属焉。……期门,掌执兵送从。武帝建元三年 (公元前138年) 初置,比郎无员,多至千人,有仆射,秩比千石。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 更名虎贲郎,置中郎将,秩比二千石。羽林掌送从,次期门。” ☚ 七命州列曹参军 漆工中士 ☛ 期门Ch'ime系足厥阴肝经上的一个针灸穴位。此穴在乳中线上,于第六肋间隙处。施针时沿肋间隙向外侧斜刺0.3~0.5寸。此穴深部右侧是肝的右叶前缘,左侧为横结肠及胃底部,不可深刺。主治胸肋疼痛、腹痛、膈肌痉挛、膈肌瘫痪等。 期门经穴名。属足厥阴肝经,募穴。位于锁骨中线上,第六肋间隙处。主治:胸胁胀痛,腹胀吐泻,呃逆,吞酸,饥不欲食,胸中热,咳喘,奔豚,疟疾等。斜刺0.5—0.8寸;可灸。 期门 期门足厥阴肝经穴。取穴:在乳头下第六肋间隙处(见图2-1-7)。主治:呕吐酸水、胸满腹胀,肋下积聚。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微痛,有时向腹后壁放散。可灸。 ☚ 蠡沟 章门 ☛ 期门西汉卫士名。汉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置。掌执兵出入护卫,从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等六郡良家子弟善骑射者中选调。武帝微行,与其“期诸殿门”,故称期门。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改名虎贲郎。 期门qīmén经穴名。代号LR14。出《伤寒杂病论》。属足厥阴肝经。肝之募穴。位于乳头直下, 第六肋间隙, 前正中线旁开4 寸处。主治胁肋痛、黄疸、呕吐、腹胀、乳腺炎等。斜刺0. 5 ~ 0. 8 寸。禁深刺。灸3 ~ 5壮或5 ~10 分钟。 期门 期门Liv14Qimen足厥阴肝经穴。首见《伤寒论》。为肝之募穴,又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与阴维脉的会穴。 ☚ 章门 会阴 ☛ 期门qī mén官名,属光禄勋,掌执戟送从。武帝建元三年初置,比郎,无固定人数,多至千人。《史记·东方朔传》:"(建元)八九月中,与侍中常侍武骑及待诏陇西北地良家子能骑射者期诸殿门,故有'期门'之号自此始。"有仆射,俸比千石。平帝元始元年更名虎贲郎,置中郎将,俸比二千石。东汉时掌值班宿卫。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郎中令》、《后汉书·百官志二·光禄勋》。《后汉书·铫期传》:"帝尝轻与期门近出。"注:"前书,武帝将出,必与北地良家子期于殿门,故曰期门。" 期门官名。西汉武帝置,掌执兵送从,侍卫殿省。亦称期门武士或期门郎。位比郎官,无员限,多时可至千人。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改称虎贲郎。 期门汉代郎官。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始置,选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等六郡良家子善骑射者为之。皇帝出行时,执兵器侍从护卫,“期诸殿门”,故称。属光禄勋。官员有期门仆射。平帝时,改称虎贲郎。 期门期门武士的简称。属光禄勋。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初置,挑选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等六郡良家子组成,武帝微行时执兵器护卫,“期诸殿门”故以期门为称,有时也要出征或出使, 其地位与郎相似。《汉书·傅介子传》迳称之为期门郎, 员额多至千人。平帝时改称虎贲郎。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