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颅咽管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颅咽管瘤 【释义】: 颅咽管瘤(carniopharyngioma)是起源于外胚层颅咽管残余上皮细胞,属先天性肿瘤。大多发生在蝶鞍之上,少数在蝶鞍内,呈囊性。主要表现为肿瘤压迫引起的神经症状,以及下丘脑、垂体功能紊乱的表现。半数在儿童期发现。 【诊断】: 1.临床表现 (1)垂体功能低下表现或下丘脑症群 如侏儒、性发育不全以及体温调节功能失常,出现原因不明的发热;亦可出现下丘脑性肥胖,伴有性腺功能减退。 (2)肿瘤压迫症状 压迫视神经可引起神经萎缩,产生一侧或双侧,颞侧或鼻侧象限性视野缺损、偏盲或暗点。视力减退与视神经萎缩程度有关。儿童患者肿瘤往往侵入第三脑室,引起脑积水和颅内压增高,以致发生视乳头水肿和继发性视神经萎缩。肿瘤向鞍旁生长可产生海绵窦征群,引起Ⅲ、Ⅳ、Ⅵ脑神经功能障碍。向前颅窝生长,可产生记忆力减退、定向力差、癫痫、幻觉等精神症状。肿瘤向下伸展侵及脑脚,可出现痉挛性偏瘫,甚至去大脑强直,少数患者可出现丘脑征群及震颤或麻痹型强直。脑脊液检查往往正常,部分患者脑脊液压力增高,蛋白含量增多,细胞计数增加。肿瘤累及视上神经束,患者表现出多饮多尿,以尿崩症起病。肿瘤阻塞室间孔引起颅内压增高,可出现眶后或弥漫性头痛,严重时可有呕吐、发热、视神经乳头水肿等。 2.辅助检查 (1)血清激素测定 垂体分泌激素如促性腺激素、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一种或几种激素水平降低,并影响相应的靶腺功能。 (2)X线检查 蝶鞍变平,床突受损,鞍上型蝶鞍受压如蝶状,鞍内型蝶鞍扩大如环状或球状。约70%~80%有钙化点。有时有颅压增高,可见颅缝分离,脑回压迹加深,颅底变平。 (3)CT和MRI检查鞍区可显示肿瘤阴影,肿瘤可高密度或等密度,钙化组织为高密度影像,囊腔为低密度影像,强化扫描实质部分大多有不同程度的影像增强,伴有钙化。此外可见鞍上池消失,第三脑室缺损,两侧脑室扩大。 3.鉴别诊断 按年龄,临床表现和X线所见,大多数患者容易诊断,不典型患者尚需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影响视力视野时要与垂体瘤相鉴别。 (2)有颅内压增高者需与后颅窝中线肿瘤相鉴别,如室管膜瘤、髓母细胞瘤、第三脑室肿瘤、神经胶质瘤、小脑室肿瘤以及慢性蛛网膜炎。 【治疗】: 以手术切除肿瘤为主,术后辅以放射治疗。 1.手术治疗 (1)有视神经受累、颅内压增高者需手术治疗。有时肿瘤不能完全切除。 (2)对危急患者不适应立即手术者可施行肿瘤穿刺术,作为抢救措施。 2.放射治疗 可单独行放射治疗,亦可手术切除不完全的患者,再辅以放射治疗。儿童放射剂量为55Gy(5500rad),6周内照射;成人70Gy(7000rad),于7周内照射。在囊液穿刺后可注入放射性核素90Y或198Au,有一定效果。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