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金属熔化焊常见焊接缺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金属熔化焊常见焊接缺陷 根据GB 6417-1986《金属熔化焊焊缝缺陷分类及说明》,将熔化焊焊接缺陷分为六类: 第一类:裂纹; 第二类:孔穴; 第三类:固体夹杂; 第四类:未熔合和未焊透; 第五类:形状缺陷; 第六类:其他缺陷。 (一)裂纹 焊接裂纹是指金属在焊接应力及其他因素共同作用下,接头内局部区域金属的原子结合力遭到破坏而形成的缝隙。其具有尖锐的缺口和长度较大而宽度较窄的特点。 裂纹是焊接结构件中最危险的缺陷。裂纹的外观形貌见图9.1-1。 图9.1-1 各种裂纹外观形貌 1-纵向裂纹;2-间断裂纹;3-弧坑裂纹,4-横向裂纹;5-枝状裂纹,6-放射状裂纹 按温度范围,裂纹可分为:热裂纹、冷裂纹、再热裂纹。 1.热裂纹 在固相线附近的高温区形成的裂纹。主要发生在晶界处。因为裂纹在高温阶段形成,开口部位具有明显的氧化特征-呈蓝色或天蓝色,是与冷裂纹区别的重要特征。依据裂纹形成机理的不同,热裂纹可细分为:结晶裂纹、液化裂纹、高温失塑裂纹。特征见图9.1-2,9.1-3。 图9.1-2 结晶裂纹的形态分布 (a)沿焊缝中心线分布,(b)斜向分布 (a)搭接接头 (b)丁字接头 (c)外角接接头 图9.1-3 不同接头形式中的结晶裂纹 2.冷裂纹 钢结构焊接接头冷却到Ms点附近或以下逐渐形成的裂纹称为冷裂纹。特征为:表面光洁,无氧化特征。常见的冷裂纹可分为氢致裂纹、淬火裂纹和层状撕裂。其特征和分布见表9.1-1。 表9.1-1 冷裂纹特征及分布 3.再热裂纹 工件焊接后,再次被加热到一定的温度而产生的裂纹称为再热裂纹。多发生在含Cr、Mo、V等合金含量较高的低碳合金结构钢、含Nb奥氏体不锈钢及Ni基耐热合金材料中。多出现在粗晶区,沿晶粒边界扩展。断口有被氧化的颜色。 (二)气孔 焊接时熔池中的气泡在液态金属凝固时未能逸出而被残留下来形成的空穴即称为气孔。气孔形状有球形、条形等;在焊缝中可以单个出现,也可以是密集、成堆出现,见表9.1-2。 表9.1-2 焊缝中气孔特征与示意 (三)固体夹杂 由表9.1-3可见固体夹杂被细分为两种情况: 表9.1-3 固体夹杂分类 (四)未熔合和未焊透 表9.1-4为未熔合和未焊透缺陷的说明及示意。 表9.1-4 未熔合和未焊透说明及示意图 (五)形状缺陷 表9.1-5为形状缺陷形态及示意。 表9.1-5 形状缺陷说明及示意图 (六)其他缺陷 其他缺陷有电弧擦伤和焊接飞溅见表9.1-6。 表9.1-6 其他缺陷说明及示意图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