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赠防江卒六首(其五、其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赠防江卒六首(其五、其六) 【原文】: 战地春来血尚流,残烽缺堠满淮头。(1) 明时颇牧居深禁,若见关山也自愁。(2) 一炬曹瞒仅脱身,谢郎棋畔走苻秦。(3) 年年拈起防江字,地下诸贤会笑人。 【译文】: 习习的春风吹拂着战场,殷红的鲜血依然四处横流。滔滔的淮河岸边,满目都是残烽缺堠。太平时光将军居住深宅大院,如果见到关山恐怕也要发愁。 赤壁灰飞烟灭,曹操丢盔弃甲落荒败逃。淝水风声鹤唳,谢安从容奕棋等待捷报。如今年年提起防江大事,难道不怕地下诸贤嗤笑。 【集评】: 今·程千帆:“以讽刺的手法,记录了当时宋朝军队中的一些阴暗面,与其乐府体写的作品《军中乐》等篇相同。” (《古诗今选》第601页) 今·马祖熙:“诗人刘克庄激于爱国热情,对边境情况以及国家在军事方面存在的危机非常担心,《赠防江卒》六首正是在这样的心情下写成的,诗约作于嘉定和议前后,前一首,表现作者对普通战士的关怀,对前线防务不修的深切忧虑,对不顾国家安危泰然安居后方的将领感到痛心,并作了辛辣的讽刺。……后一首,诗人针对南宋当时存在于士大夫之间的‘吴楚之脆弱,不足以抗衡中原’的谬论,举出历史上南方军队抗击北方入犯者的两个战例,说明只要决心抗金,掌握敌情,就能不失时机地‘以弱胜强,以少胜多’。” (《宋诗鉴赏辞典》第1271页) 【总案】: 南宋与金,以淮水为界,因此江淮之间实为抵御金兵的前线,保卫京城的屏障。这两首诗题为《赠防江卒》,以古鉴今,志在勉励守边战士加强武备,为国驻防。廉颇、李牧、周瑜、谢安都是中国历史上叱咤风云、征战沙场的名将,然而南宋的将领却不是如此。战地的鲜血还在流淌,他们却认为和议已成,天下太平,因此边境武备荒驰,烽残堠缺。如此关山,如何能御敌制胜呢?可是将领们却厚颜无耻,居然年年还侈谈防江事,怎能不被地下诸贤所嗤笑呢?诗人在这里以犀利的笔墨,对南宋朝廷文恬武嬉的政局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诗人善于用典,一连举出几位古人,廉颇、李牧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名将,周瑜、谢安是东吴、东晋的名将,以此来和偏安江南的赵宋王朝的将领相对照,既有讽刺之意,又有鞭策之心。杜甫《诸将》:“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答升平?”刘克庄写这组诗的目的恐怕也是如此,因此题曰赠防江卒,实是赠守边将,希望他们幡然悔悟,加强边防,抗击敌人,做一个颇、牧、瑜、安式的将领,打一场赤壁、淝水之战似的胜仗。但是,诗人的呼吁未被理睬,诗人的期望终归落空,醉生梦死的南宋统治者最终落得个亡国破家的结局。爱国志士的呼声一被蔑视,亡国君臣的悲剧就会上演。这就是中国历史的一面镜子,很值得后人借鉴。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