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落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落枕 落枕是指一侧项背强痛,活动受限的一种病证,又称颈部伤筋。以成年人多见。 【发病因素】 (1)睡眠姿势不当,特别是枕头高低不当,致颈部脉络受损,筋脉拘急而致。 (2)感受风寒,项部经脉气血阻滞而成。 【辨证分型】 晨起突感一侧颈项强直,不能俯仰转侧,患部痠楚疼痛,并可向同侧肩部及上臂扩散,或头痛畏寒等症。局部肌肉痉挛,有压痛,但无红肿。 【治疗】 治则:舒筋活络。 1.体针 取穴:落枕穴、压痛点、后溪、悬钟、肩外俞(均患侧)。方法:酌取2-3穴,针用泻法,局部可用温针,针后拔罐。针四肢穴时,配合颈项部活动。 2.刺络拔罐 取穴:局部压痛点。方法:用皮肤针叩刺出血,加拔火罐。 3.耳针 取穴:颈、颈椎、神门。方法:中强刺激,捻针时嘱患者徐徐转动颈项,留针20-30分钟。也可用压丸法。 【现代临床举例】 (1)马氏等针刺后溪穴治疗本病215例,以毫针直刺0.3-0.5寸,强刺激,待有痠麻胀痛感后,用626治疗机,接通脉冲直流电,频率40-50次/分,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限,每次15-20分钟,留针期间嘱患者作颈部左右旋转及前后活动。结果经治疗1-2次痊愈201例,治疗3次好转14例。(马辉明等,中国针灸,1984;4(5):22) (2)刺络拔罐法加灸治落枕具有较好疗效。李氏先用掌根在患者压痛明显处用力按揉片刻,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快速点刺压痛处3-5针使之出血2-5毫升,擦净血迹后取火罐吸附于上,留罐10-20分钟。在留罐期间用刺络法点刺风池、肩井穴,起罐后用艾条在拔罐部位施温和灸法,每日1次。治疗60例,均1-3次治愈。(李宇俊,四川中医,1985;3(10):45) 【古代文献选录】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九:“肩井:主五劳七伤,头项不得回顾”,“玉枕:失枕,头痛。” 《玉龙经·磐石金直刺秘传》:“挫枕项强,不能回顾:少商、承浆、后溪、委中。” 《玉龙经·针灸歌》:“项强天井及天柱。”“风伤项急风府寻。”“承浆偏疗项难举。”“头强项硬刺后溪。” 《医学入门·杂病穴法(歌)》:“头风目眩项捩强,申脉金门手三里”。 《针灸大成·玉龙歌》:“头项强痛难回顾,牙疼并作一般看,先向承浆明补泻,后针风府即时安。” 《针灸大成·胜玉歌》:“头项强急承浆保。” 【备注】 (1)针灸治疗本病效果较好,针后进行推拿或热敷,效果更显。 (2)注意睡眠姿势及枕头高低适中,避免受寒吹风,防止复发。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