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励条例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励条例1982年3月16日国务院发布,1986年6月4日修订发布。适用于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非全民所有制单位可以参照执行。共分5章,24条。合理化建议,是指有关改进和完善企业、事业单位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办法和措施;技术改进是指对机器设备、工具、工艺技术等方面所作的改进和革新。这种建议和改进的内容是:(1)工业产品质量的提高,产品结构的改进,生物品种的改良和开发。新产品的开发;(2)更有效地利用和节约能源、原材料,以及利用自然条件;(3)生产工艺和试验、检验方法,劳动保护、环境保护、安全技术、医疗、卫生技术、物资运输、储藏、养护技术及设计、统计、计算技术等方面的改进;(4)工具、设备、仪器、装置的改进;(5)科技成果的推广,企业现代化管理方法、手段的创新和应用,引进技术、进口设备的消化吸收和革新。职工(集体或者个人)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或者进行技术改进,必须经过试验和实际应用,并在企业、事业单位的生产或者工作中取得成效,方能获得奖励。对提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者的奖励,实行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相结合的原则。对被采用的、可以直接计算经济效益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项目,奖励分为五个等级:
《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励条例》Regulations of Reward for Rationalization Proposal and Technological Improvement1982年3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1986年6月4日修订。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的内容是: 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励条例我国国务院1982年发布,1986年修订后重新发布。旨在鼓励职工积极提合理化建议,推动技术进步,改善企业经营管理,促进经济发展。修订后分5章,共24条。包括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的定义和内容,条例的适用范围,奖励的原则、条件、等级、方法、评审程序、成果实施,条例执行的监督检查和争议的处理等规定。 《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励条例》1982年3月16日国务院发布,同日开始执行。共四章十七条。制定本条例的目的是为了鼓励职工积极提合理化建议,努力进行技术革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的内容包括: (1)工业产品、建筑结构的改进和质量的提高,生物品种的改良和发展,以及发展新产品。(2)工艺方法,试验、检验方法,栽培技术,植物保护技术,养殖技术,安全技术,医疗、卫生、劳动保护技术及物资储藏、养护、运输技术等改进。(3)工具、设备、仪器、装置的改进。(4) 更有效地利用原料、材料、燃料、动力、设备及自然条件的技术措施。(5)设计、统计、计算技术及其他技术的改进。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的奖励贯彻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相结合,以精神鼓励为主的原则。对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必须经过试验或鉴定,成功之后才能采用,对弄虚作假骗取荣誉的,要进行批评教育,并扣回已发的奖金,情节重的,要给予纪律处分。此外,条例还就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的其他有关问题作了规定。 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励条例 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励条例本条例于1982年3月16日国务院发布,1986年6月4日国务院修订发布施行。为行政法规。该法规共五章24条。这五章具体内容为: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奖励的标准和方法。第三章审查和处理。第四章监督检查和争议的标准。第五章附则。合理化建议是指有关改进和完善企业、事业单位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办法和措施; 技术改进是指对机器设备、工具、工艺技术等方面所作的改进和革新。该法主要内容规定了立法的宗旨,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的内容以及本条例的适用范围; 规定了对被采用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性改进项目的奖励的标准及方法; 规定了企事业单位按规定对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项目进行审查和处理。还规定了上级主管部门对所属单位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以及对争议的解决方法。该法对鼓励职工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推动技术进步、改善经营管理,增强企业内部活力,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